第161章(第2/3页)

萧宴宁同方郁走在一起,他没怎么客气,直接道:“柳宗立下大功,父皇很是看重,这迎接的差事礼部可不能出一点差错。”

方郁忙道:“太子殿下放心,微臣亲自监督礼仪上的一切事宜,绝不会有纰漏。”

萧宴宁嗯了声,又耐着性子和方郁东拉西扯了一会儿,感觉时间差不多能交差了,他道:“礼部对这些流程都熟悉,孤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孤就先回去了。”

方郁:“……”看出来了,太子准备溜走了。

方郁能怎么办,方郁只能含笑恭送太子。

萧宴宁回到福王府时,砚喜正在指挥下人整理东西。今天跟萧宴宁入宫的是墨海,砚喜在王府忙,等到了八月初八吉时,他们就要搬入东宫。

看似没什么东西需要整理,但折腾起来也得忙碌几天。福王府内大部分东西都会被留下,最主要的是要收拾萧晏宁用习惯的东西,还有一些私人用品,

看到萧宴宁,砚喜满脸笑意地迎了上来行礼,墨海则安静地退了下去。

砚喜道:“殿下,梁大人来了,在殿内收拾东西呢。”

萧宴宁立刻朝内院走去。

柳宗带着西羌投降书回京,对整个大齐是一件大事,毕竟西羌在他手上没了。

皇帝的意思迎接仪式要以往的礼节厚重一些,以示朝廷对柳宗的看重。

萧宴宁则觉得按照以往的规矩走,该赏赏,该封封,绝不亏待。

而且萧宴宁想除了要封赏柳宗,还要封赏安王和梁靖等人。俗话说的好,没有前人栽秧哪有后人乘凉。

未来有关大齐和西羌这一战,史书上不只有柳宗的名字,也应当有安王这些人的名字。

萧宴宁走到内院,并没见梁靖的踪影,房内也没任何动静。他心想梁靖该不会累了,所以去内室休息去了。

走进房内,梁靖的确在,不过他并未休息,而是坐在床上愣怔出神。

萧宴宁本来想问发生了什么事,在看到梁靖面前的东西时,他微微一愣,随即耳朵有些发热,眼中也浮现出几许不好意思。

众所周知,萧宴宁从小就喜欢金银珠宝,他小时候就有属于自己的小宝箱,里面放着皇帝和秦贵妃等人赏赐的宝贝。

随着他年龄越来越大,宝箱也越来越大,里面的东西也越来越多,都是宝贝。等他出宫入住福王府时,这些宝贝自然也随着他到了福王府。

这倒也没啥,他小时候还有个小财迷的称号,要不然皇帝这些人小时候也不会可着金元宝赏他。

主要是摊开在梁靖眼前的宝箱里并没有金银珠宝,而是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例如用泥巴捏成的各种小动物,从形状姿态来看,幼稚又可笑,一看就是小孩子捏出来的,有的还不成型。

还有一些宫外的小玩意,拨浪鼓,大风车……都是小时候他出宫寻梁靖时买的,时间太久了,东西都残留着岁月的痕迹。

除此之外,便是数封书信,书信大抵被经常掀看,纸张有些磨损,但都被很好很细致的封存着。

梁靖对这些书信异常熟悉,都是他在西境那些年写给萧宴宁的。

那时萧宴宁还在宫里,一举一动都在他人视线中,回信只有平安。等萧宴宁从西境回京后,他的信便寄到福王府,哪怕两人还没确定关系,萧宴宁开始认真地给他回信。

这些信中的内容梁靖都不记得了,这些年他甚至都忘了自己还曾写过这些信,回想起来,也只有明白自己感情后那颗忐忑不安又惶惶期待的心。

而在这些书信之下,还有几卷抄写好的佛经。

那些梁靖已经忘了且认为并不贵重的东西,被萧宴宁至始至终很好的珍藏着,和那些世人眼中的宝贝一起,从宫里带到宫外。

梁靖无意中看到这些时,脑子一片空白,不知多久,他蓦然想到福王府里的小佛堂。

萧宴宁不信那些,可他很真诚地供奉着。

梁靖突然明白了,福王府的佛堂因他而存在。萧宴宁不信神佛,但希望神佛能保佑边关的他平安。

萧宴宁从来没有说过他对梁靖的担忧,没有说过他对梁靖的想念。可是从很早很早开始,他一直把梁靖放在心上。

梁靖抬起眼痴痴地看着眼前之人,他张口想说什么,但话到了嘴边却又觉得什么话都形容不了他的心情。

萧宴宁的不好意思也只一刹那,很快,他神色如常地坐到梁靖身边笑问:“怎么,傻了?”

梁靖:“宴宁哥哥,王府的佛堂是因为我才有的吗?”

萧宴宁点头,事实如此,没什么可否认的。

梁靖眼圈微热,他就知道。

“怎么不说……”

“这有什么好说的。”萧宴宁道,那时他帮不上忙,无能为力,只能做这些不知有没有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