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第2/3页)
皇帝一想到萧宴宁要是成了太子成了太子,后世都要看他那不堪入目的字,他都没心立他了。
有那么一瞬间,皇帝突然很后悔,小时候太过纵容萧宴宁,以至于现在面对他无法改变的缺点,自己只能忍耐。
萧宴宁还未追上安王就听到皇帝带着怒意的声音从殿内传来,他自然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好事,不过他只当没听见,脚下却生风,大步流星地追上安王,同安王一起离开。
安王朝后面望了一眼,他低声道:“又惹父皇生气了?”
萧宴宁坚定地摇头:“没有,可能是我的某些行为父皇他看不惯,所以总是生我的气。”
安王:“……”他虽然对皇帝没了以往那种特别敬仰之情,但凭心而论,皇帝还真不算是那种鸡蛋里挑骨头的人。
两人一起走了段路,安王要去后宫见芸妃,萧宴宁便和他告别。
看着萧宴宁离开的背影,安王笑了笑,这才举步朝后宫走去。
等萧宴宁回到王府,明雀带着旨意也来了。
萧宴宁的脸色瞬间垮了下来:“你没听错吧,父皇让我练大字?”这不是三岁小孩该干的事吗?他现在是二十多岁,不是三岁了。
明雀:“王爷,确实是皇上亲口所言,奴才不敢假传圣旨。”
萧宴宁瞪着明雀,明雀神色不变,任由他打量。
当晚,梁靖来福王府时,一句话没说就被萧宴宁拉到房间里抱住了。
他这样把梁靖给吓了一跳,正想推开他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萧宴宁委屈坏了:“梁靖,父皇竟然罚我写一百张大字。”传出去,他还要不要脸。
他的字明明很好看,只是不能展现而已。
再说,他从小就写成那样,以前皇帝也没觉得难看,现在怎么就入不了眼了。
皇帝明显是故意找茬,而他还不能计较。
梁靖立刻道:“我帮你一起写。”
萧宴宁怅然道:“父皇说让我自己写,要是有人帮,他就罚我。”
梁靖:“……”皇帝这是给萧宴宁把好脉了。
梁靖:“那我就在一旁陪你。”
萧宴宁闷声笑了,他就喜欢梁靖这点,无论发生什么,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好。”有梁靖在身边的话,一百张大字而已,也没那么难了。
***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着,四月底,太子墓终于建成。
太子墓在京城之东,离帝王陵寝不远,被称为青陵。
按照皇帝的旨意,太子墓基本按照帝王陵墓修建,有陵园、陵门、享殿、东西配殿、神厨、神库、井亭、具服殿、棂星门、文武方门、明楼、宝顶等完整建筑群。
陵寝四周群山环抱,松柏和橡树郁郁葱葱,山水环抱,皇家气象。这选址可谓是前有照,后有靠,左右有护,完全符合古代帝王对“风水宝地”的要求。
正式发引前,皇帝为太子举行隆重的启奠礼。
发引前一日,皇帝告祭祖先此事。
发引当日,规模甚大,引幡、铭旌在前。
其后全副太子卤簿以及象征性的“明器”,置于大升舆覆盖着绣着龙纹棺罩的梓宫,由一百二十八杠夫抬行。
文武百官、宗室成员、护卫军士等皆着丧服,皇帝亲自送太子灵柩至城外。
城门、桥梁、陵区入口等处设祭坛,百官和众人行路祭礼。
沿途戒严,百姓回避或跪拜,鼓乐齐鸣奏哀乐。
在举行过安奉仪式后,封闭地宫石门,以“自来石”顶门。
一声巨响,阴阳两隔,宴宁看着‘大齐皇太子宴瑾之位’这些字微微出神。
太子谥号文睿皇太子,宴瑾是太子的名字。
他身边的安王、瑞王等人神色凝重。
瑞王、慎王和静王今日被特赦出来为太子送行。
平王被斩于太子下葬之前,皇帝这是有意拿平王的血为太子祭旗。
皇帝因太子下葬辍朝七日,七日后,太子妃主动请求迁出东宫。
皇帝很快就同意了太子妃的请求,再过一月,太子妃可带幼子迁出东宫迁入长安宫居住,自此太子妃张氏被称文睿太子妃。其生活待遇、仪仗等仍按太子妃规格由宫廷供给。
萧宴宁在太子下葬后入宫给秦贵妃请安,远远看到了皇后正朝这边来,未被发现前他已经及时避开。
太子下葬和他成为新太子是必然的权利交替,对皇后来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对一个母亲来说,他的蓬勃向上就是在往一个母亲伤口上撒盐。
萧宴宁并不后悔争那个位置,但是现在,他没必要出现在正努力走出痛苦中皇后的面前。
砚喜偷偷看了萧宴宁一眼,心下感叹,他们家王爷的心思真的很细腻,想法也格外与众不同。就这事,放在其他皇子身上,他们也许不会刻意刺激皇后,但也绝不会主动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