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第3/3页)

安王仍旧是安王。

瑞王同平王往来过密,且在皇帝病中私自调用府兵,对太子不敬,杖责三十,降为郡王,罚俸三年,关押在宁阳高墙悔过。

静王同平王有所来往,私自调用府兵,对太子不敬,杖责三十,罚俸三年,关押至宁阳高墙悔过。

慎王私自调用府兵,对太子不敬,引发京中局势混乱,杖责三十,罚俸三年,在慎王府闭门思过。

与此同时,皇帝以身体不适为由命萧宴宁监国,同时让他主持年节时的祭祖和祭天仪式。

消息传遍京城时,还在福王府小住的安王笑了下,等年后,萧宴宁就会成为太子了。

康王没能等到来年,旧疾复发,于宁阳高墙内病故。

临终康王上书皇帝,他自知犯下滔天大错,无颜面见皇帝,然而康王妃身为女子,不知朝事,稚子无辜,希望皇帝在他死后能宽恕康王妃和幼子。

萧宴宁和安王听到消息沉默不语,髡刑是耻辱之刑,康王心气儿颇高,在宁阳高墙内活不下去。

皇帝看到康王所书,沉默许久,让人厚葬。

除夕夜,京城下了一场大雪。

这个年宫里宫外过得格外冷清,除夕夜晚没有家宴,大年初一也没有宴请群臣。

萧宴宁祭拜过天地和祖宗后就窝在福王府没出门。

最近前来他府上拜访的官员很多,以前那些朝臣说他胸无大志,现在都开始夸他大智若愚。

以前看到他都想皱眉,现在看到他脸上就笑成了花,笑得萧宴宁浑身发毛,鸡皮疙瘩都起了一身。

只是不管怎么样,日子还是要一天一天过下去。

正月十五花灯夜过去,年已经彻底远了,又是一年新开始。

年后百官上朝开始上折子请封萧宴宁为太子。

皇帝问询萧宴宁的意见,萧宴宁点头,神色郑重:“可。”

皇帝见他这么装,气得一边咳嗽一边拿折子砸向他:“可可可,可什么可,三请三辞不懂?”

萧宴宁:“父皇,你知道的,儿臣读书少,不懂这些礼仪。”

三请三辞,心里明明就想要,还非说不想要,万一辞来辞去,辞没了,那就没意思了。

“书读得少就多读。”皇帝怒声道:“别天天跟个纨绔子弟一样。”

萧宴宁不敢气皇帝道了声是。

皇帝看他那张脸就想生气,挥手让他退下。

萧宴宁走后,皇帝又接连咳嗽了数声才停下。

明雀忙给皇帝倒了杯热茶,皇帝用它压下喉咙中的痒意后,坐在椅子上看着请封太子的折子长叹了口气。

请封萧宴宁为太子也不是那么顺利,东宫以前的旧臣就很反对。

他们觉得太子还未下葬,便立新太子,不合适。

当然,他们心中也许还有其他想法,只要皇帝不下旨立新太子,萧珩这个皇孙总还有机会。

而皇后最近也频频召萧珩入宫,因天气之故,萧珩还病了一场。

萧宴宁入宫时,秦贵妃同他说起这些,她道:“皇后也是可怜人,你呀,以后避着点她,免得她看到你想起太子。”

秦贵妃很能理解皇后,要换做是她,萧宴宁先她而去,她恐怕也会如此。

秦贵妃理解皇后,但也不想萧宴宁受伤,避着点正好。

萧宴宁嗯了声道:“孩儿知道,母妃也一样。不管遇到什么事,先保护好自己。”

秦贵妃笑了:“我最近都不怎么出永芷宫,怎么会有事。”

说罢这话,秦贵妃看着萧宴宁:“真是长大了。”

以前听萧宴宁说这话,总觉得他还是个孩子,说出来的话孩子气很重,过了个年,再听这话感觉都不一样了。

历经过厮杀,人终究变了。

以前的模样,多多少少都回不来了。

秦贵妃又道:“你祖母和太后的身体都不大好,皇上很忧心,你有空多陪陪你父皇。”

秦太后一辈子心神紧绷,如今眼瞅着萧宴宁要成为太子,那颗吊着的心落了下去,精气神也跟着没了。

蒋太后是因平王坠心,那病在身上,从年前到年后就没有好过。

这短短几个月,死了太多人。

而未来,还会有人或因病或因犯错死去。

提起死亡,心情难免低落。

作者有话说:

更新~o(*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