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2/3页)
现在乾安宫基本上都是皇后在,秦贵妃也很少能见到皇帝,也就是说,除了皇后,谁也不知道皇帝到底是什么情况。静王想让康淑妃有机会去一趟乾安宫,不管皇帝身体怎么样,都要把这个消息透露出去。
静王不相信皇后和太子能收买住乾安宫的宫人。
司礼监掌印刘海,秉笔太监观海,御马监掌印明雀,这些皇帝近身伺候的人最了解皇帝的心思。
只要皇帝察觉有异,肯定会让这几个人去查。哪怕皇帝现在说话含糊不清,刘海等人也能明白皇帝的心思。
皇帝出面,比他们暗中去查要方便的多。
只是不知康淑妃能不能顺利见到皇帝。
慎王看了静王一眼,觉得他有点不一样了,这份异样他能感知,却又说不出上来到底是哪里不一样了。
慎王眨了眨眼哦了声,静王心里在琢磨着一些事,并未发现慎王在打量他。
没过两天,宫里就传来皇后让康淑妃为皇帝抄写经书的事情。
原来蒋太后病了,皇后前去探望,恰逢康淑妃这个时候去乾安宫看望皇帝。没了皇后在那里以命相威胁,康淑妃对着守殿门的刘海表示,蒋太后病了,心里挂念皇帝。
母子二人都病了,相互挂念着,蒋太后便命康淑妃替自己看望皇帝,也好回去告知皇帝的情况。
天下谁不知道皇帝有孝心,康淑妃愣是拿着这些话逼退了刘海。
康淑妃从乾安宫出来时,眼睛都红了。其他宫嫔询问情况时,康淑妃说皇帝瘦了,其他并未多说,只是摇头。
看样子和秦贵妃说的一样,皇帝还是和以前一样。甚至随着时间的拉长,更糟糕。
一开始病了,心底还抱有希望,想着很快就会好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希望越来越渺小,心底开始慢慢有些绝望。
绝望之中,没什么胃口,可不就瘦了。
事后,皇后感叹康淑妃对皇帝的情深义重,所以便有了抄写经文一说。
不知道是不是经过了康淑妃这一事,皇后打通了什么脉,然后六宫觐见时,她说,康淑妃一人诚心抄写经文,不如后宫妃嫔都跟着抄写。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们若能一起诚心祈求,皇帝很快就会好了。
皇后这提议大义凛然,她表示自己也会抄写,于是包括秦贵妃在内的其他妃嫔都说不出反对的话。
萧宴宁听到消息时愣了下,秦贵妃入宫后多年没有拿过笔,那字估计写得还不如他,这次抄写经文怕是要受罪了。
而且皇后都说了,要诚心,秦贵妃也不敢找人代替,不然,皇帝病不好都怨她不诚心怎么办。
只能说前朝有前朝的风波,后宫有后宫的手段。
后宫妃嫔抄写经文的事情还没完全过去,那厢慎王便出事了。
就是很寻常的一天,慎王压抑地去上朝,心情不痛快地站在朝堂上看太子表演,随后退朝、出宫。
和静王在路上告别,他就吩咐回慎王府。然而,谁知半路上,只听马夫惊恐地叫道:“你们是谁?这是慎王府的马车,你们想干什么……”
随即就是兵刃相接的噼里啪啦声,慎王坐在马车里,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脸色顿时变了。
外面的哀叫声不断响起,还有人不停地撞在马车上,把马车撞的晃晃悠悠。
最后马车帘子被挑开,看到人,慎王心下一沉。不是慎王府的人,而是两个蒙面刺客。
这些刺客们来的突然,但对他们的行踪和随行人员又似乎很熟悉,今天就是特意等候他们的。刺客一心想要慎王的命,几乎慎王府的马车都给戳成了窟窿,最后给一直躲避挣扎的慎王胸口来了一剑,又用剑戳了马屁股,受惊受疼的马匹拉着马车以极快的速度在大街上狂奔,惹得大街上的老百姓尖叫连连。
这样下去,肯定要伤及无辜。
幸好,老百姓和慎王命不该绝,紧急时刻遇到了萧宴宁和梁靖。
听到尖叫声,在砚喜喊出好像是慎王府的马车时,梁靖和萧宴宁已经掀开了车帘。
梁靖立刻跳下马车,萧宴宁高声喊着让众人躲开。好在梁靖是马背上的英雄,以最快的速度上前制住了发狂的马匹。
马车最后停了下来。
萧宴宁赶过去时,看到里面心口受伤的慎王吓了一跳。
萧宴宁看向砚喜厉声道:“快去找个大夫同我们一起去慎王府。”
有大夫在,这段距离不至于出问题。
慎王用锦帕捂着受伤的心口,血把衣服都染红了,他脸色苍白,看到萧宴宁时勉强笑了下。
萧宴宁:“五哥,你能不能动,这马车不能坐了,我带你坐我的马车。”
慎王勉力点头,在萧宴宁和梁靖的帮扶下换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