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3/3页)
论出身,梁家和义勇侯府毫无可比性,可梁家父子手里是实打实的西北兵权,入了京,哪怕学识不多,文武百官都得礼让三分。结果,梁家一个四岁的三字经都没背熟的小儿子就那么成了七皇子的伴读。
七皇子,那可是皇帝最宠爱的儿子。
那时义勇侯府规矩严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季洛清从小就聪明伶俐,是个读书的料,季侯爷一心想着季洛清能成七皇子伴读。季侯爷看重的是七皇子伴读这个身份。
只要季洛清时常跟着七皇子在皇帝面前晃悠,那等他长大成人,必然有所为。
只可惜,这步棋被梁家破了。
然后就是梁家的梁牧竟然也要尚公主,还是嫡公主。
比起大公主,太子的心自然会偏向嫡公主,到时储君登基,义勇侯府的从龙之功还是等于没有。
要是别人也就罢了,偏偏就是梁家,梁牧。
不知道什么时候,季侯爷天天听到一些言语,心不知不觉就失衡了。
等西北战事起,梁绍和温允联手共击西羌。
温允打仗之前还给季洛允写信,难免说起梁家父子,言语中都是赞叹。温允还表示,愿灭西羌,护西北安宁。
季洛允在那里称赞温允是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季侯爷当时什么感觉都没有,只觉得温允是个祸害,季洛允就是被温允影响,心思不在朝堂上,后面这些事才会陆陆续续发生。
那时,朝堂上除了季侯爷,就没别人了。
而梁家呢,梁绍,梁涵,梁牧,甚至梁靖都因萧宴宁而惹眼。
季侯爷心里越发别扭。在季洛河被皇帝派去云州赈灾时,看着再次变得意气风发的次子,季侯爷脑子一抽,本想借机让季洛河在里面表现一番,谁知结果不受控,变成了那般不可挽回之事。
证词上大意就是这么个意思。
一切都是季侯爷自己做下的,和旁人无关。
他生嫉妒心,他起了嫉妒意,以至于一个念头起,便犯下了滔天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