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萧宴宁看皇帝那神色就知道他脑子里在想什么,三公主这事由他开口闹成这样,皇帝总不能去质问蒋太后。
蒋太后是皇帝生母,皇帝冒天下之大不韪,搞死数个朝臣,愣是从通州接入宫的生母。所以有些事上就算蒋太后有错,只要不是什么大错,皇帝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皇帝也不好和他一个孩子计较,只能把目光落在皇后这个六宫之主身上,下意识觉得皇后未尽到责任。
真要说,皇后能做什么,温修容都没有主动帮三公主求救,她要主动为了一个不受宠的公主和蒋太后对上?
更何况是公主府上发生的事,谁知道里面到底有没有隐情。
蒋太后是个喜欢被吹捧的老太太,平日里被捧着还不够顺心,这两年又越发看重看康淑妃和六皇子。
皇后一心挂在太子身上,自然不想硬碰硬。
在这个皇宫里,大抵谁都有难处,谁都想把事情做的完美,谁都不想轻易得罪人,然后大家都有说不出的苦。
看着这个皇帝爹,萧宴宁觉得当皇帝娶那么多妃子生那么多孩子也挺累。
妃子多了,就有得宠和不得宠之分。
孩子多了,就有忽视和重视之别。
不受宠不被重视者日子过得就比较艰难,哪怕皇帝的孩子也不例外。
身为皇帝,有时为了一些利益还要用后宫平衡前朝,位份、孩子、婚姻在特定的时候都会成为交易的筹码。
内廷外廷,利益为重。
想着这些萧宴宁心里猛然打了个寒颤,他突然想到,再过两三年他也该出宫建府了。
大齐皇子往往十六岁就要出宫,只是偶尔有特殊事件,出宫时间会有所延长。
好比当年康王,因太子失踪之事,皇帝一直挂心太子,一时间没想起他要出宫之事,封号一直不下,康王和礼部也只能干等。皇帝在康王身上开了个先例,后面几个皇子也都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或多或少没那么及时出宫。
间接表明,几个成年皇子在皇帝心中的地位都一样。
这皇子出宫建府就意味着长大成人,入住王府成了王爷时往往还会伴随着亲事。哪怕不立刻成亲,皇子的母亲也会提早相看着人家。
萧宴宁简直不敢想自己有天也会这样,十七八岁的年龄同一个陌生的女子成亲,然后生下几个孩子。
甚至如果王妃生下的孩子不够令皇帝和秦贵妃满意,他们还会给他安排上侧妃等等。
不说萧宴宁根本没想过要成家,单单一想到自己有天会和皇帝一样,用女子和孩子平衡后院,他就忍不住感到惊惧。
受上辈子的生活所影响,萧宴宁根本不觉得自己能担得起父亲这个角色应该承担的责任。
同样是因为带着记忆而来,萧宴宁从小被奶娘、宫女伺候着。
儿时令人害羞的画面猛然钻进脑袋,那些早让人用脚都能扣出三层别墅的画面本来早就被扔在了记忆深海之中,此时如同潮水一样扑面而来。
有那样被宫女从头照顾到脚的记忆,萧宴宁根本无法想象自己会和一个女子成亲。
太尴尬了。
孟婆误他!!
能忘记前尘往事的孟婆汤不多给几碗,竟然还不给他喝。
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萧宴宁心中惶恐不安,十分惊惧,甚至想乘着风逃出地球。
皇帝的心情本来有点糟糕,无意中看到萧宴宁神色泛白坐立不安甚至额头上还泛起一层冷汗,他心下一惊:“小七,你怎么了?”
木安围场受到惊吓后,太医院院使方有良曾说七皇子年纪太小受刺激太大,容易心慌,以后在心疾方面要多加注意。
这几年皇帝也没见萧宴宁有心疾之症,不过他性格大变,总归是受了心病的影响。
想到儿时的萧宴宁,白白胖胖软软嫩嫩,可爱至极,再看看眼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惯会蹬鼻子上脸之人,皇帝的心突突猛然跳了两下。
他觉得自己都快因为萧宴宁得心疾了。
都怪那场该死的狩猎,皇帝恶狠狠地想,把他软糯可爱的七皇子都狩没了,留下这么一个不让人省心的混账东西。好在,人是混账了些,对他这个父皇的维护之心倒是没怎么变过。
前两年平王因功入京,家宴之上蒋太后对着平王左夸一句,右赞一言。
蒋太后那姿态明显是想替平王请功,皇帝含笑应对,萧琅生怕皇帝多想,惶恐不安地把往身上堆的功劳一推再推……眼瞅着蒋太后还生气了,萧宴宁站起身开口就说她偏心。
萧宴宁说皇帝每天日理万机,挂念战事时都大病了一场,但还在处理朝事,蒋太后为何不夸夸皇帝呢,明明皇帝最厉害。
蒋太后被他这话问得哑口无言,皇帝坐在一旁看着为自己打抱不平的七皇子,心想皇帝也需要夸赞吗?皇帝应该不需要,因为皇帝已经是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