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3/3页)

柳瀚问张笑,是挪西北大营的军饷,还是挤压南疆的粮草,只要张笑说出来,他立刻照搬。

张笑还没吭声,兵部就不愿意了,赈灾就赈灾,扯粮草和军饷做什么。

张笑哪敢说,只能求皇帝做主。

这个时候,竟然还有朝臣上奏说发生这样的灾祸,皇帝应该下罪己诏,祈求宽恕,把皇帝气得脸都青了。

朝堂上吵吵闹闹暂时吵不出个一二三,皇帝甩袖离开。

因为朝堂上气氛压抑,后宫也沉寂下来了。

萧宴宁扎着马步,心想,他这个皇帝爹也挺可怜,朝堂上世家和寒门对立,他爹明显想扶持寒门,所以张笑等新科进士当初才能在皇帝生父尊号之事上扯下一批人。

现在发生了灾祸,这些寒门光有嘴,其他人不配合,一点用都没有。

同时,萧宴宁觉得挺可笑,那边大水不止,急需粮草和银子,朝堂这边的朝臣却还在扯皮,趁机揽权。

也许在一些人眼里,人命不过是博弈的工具。

皇帝被一些脑子一根筋的大臣气得脑袋疼,跑到永芷宫避难。

秦贵妃给他揉着,皇帝脑子眼一抽一抽地跳。

“都是什么混账东西,竟然一直上书让朕下罪己诏。”皇帝怒声道。

秦贵妃忙道:“那皇上就不下。”

皇帝看了她一眼,脑子疼得更厉害了。

“也不能说不下就不下。”皇帝有些无奈,水灾真是太过严重,死伤太多,这个罪己诏他不下也得下。

身为皇帝也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想到这里,皇帝越发心烦。

下了罪己诏,日后史书上必然有他一笔。

不到万不得已,这个罪己诏他才不会下呢。

“又不是父皇的错。”萧宴宁不解地问:“他们为什么不下

。”

皇帝看着他:“他们不是皇帝,怎么下。”罪己诏又不是人人都能下的。

萧宴宁才不管呢,他横横地说:“父皇没错,他们就是有错,他们要认错才对。”

皇帝看着他,心里突然有个模糊的想法,是啊,那些大臣为什么不能认错?出现水患,难道那些大臣就没错?

大臣不能下罪己诏,还不能向天下认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