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后记三(第8/10页)
“看过,看过,当时我还哭了呢。”一名圆滚滚的女生扶了扶眼镜,一脸花痴道:“尤其是陈才人大病之后,颜值下降,哭着说‘色衰而爱驰’,我们寝室的人都哭了。哼,男人啊。”
旁边一位年轻人不乐意了,嗤笑道:“两个女人斗法,也能联系到男人头上?你魔怔了吧。”
另外一位大叔亦帮腔道:“梁太祖的后宫怎么没那么多幺蛾子?人不行就是不行,胡扯什么男人女人。若陈才人能像卢皇后那样,居中转圜,协调幽州、平州豪族,招揽草原酋豪,以大势压人,让辽东国放弃吞并乐浪的想法,梁太宗岂能不宠爱她?卢皇后可是被史书赞誉为‘贤后’的。陈才人能和她比?怕是大气都不敢出。笑死人了,也就那些脑残后宫剧敢这么拍。”
土肥圆瞪大了眼睛,刚要骂人,导游却急得满头大汗,连忙出来打圆场。
邵勋脚步不停,从旁边路过。
他看过《梁书》,知道金刀寿数不长,四十七岁那年就病逝了。
他死之后,有乐浪豪族王氏发动叛乱,拥立王夫人所生王四子(年六岁)为乐浪国主,世子邵敦猝不及防,仓皇逃奔西安平。
燕王裕亲率五千精兵东进,于平壤城下大破王氏,平定叛乱。
彼时谣言四起,有人说邵敦兄弟已经死在辽东军营之中,燕王将要吞并乐浪、带方二郡,最后由朝廷出面,做了很多努力,让齐王世子邵敦进入平壤,继承王位。
这是史书上写的,邵勋不是很相信。
他不信虎头会做出这种事,其间一定有很多隐情,又或者是辽东国内部有人希望吞并乐浪二郡,故擅作主张。
更重要的是,《后梁书》中根本没提及这段内容。
当然,也有人说《后梁书》主要写国祚百八十余年的后梁,没必要写前梁之事,且梁世祖出身邵裕一系,为先祖讳,修《梁书》时曲笔了,真实情况要更加不堪,因为邵裕和邵璋有情分,和侄子邵敦未必有什么情分,他完全做得出来。
邵勋看到时拍案而起,怒不可遏。嗯,当时在火车上,别人以为他是神经病呢。
虎头虽然不似念柳那般顾念兄弟,但也绝不是这种人。
什么狗屁史书?一通胡写罢了。
想到这里,他深吸一口气,板着脸越过了旅游团。
番外四
博物馆内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是旅行团,散客不多。
可能因为今天是工作日吧,如果是周末,人应该还是有一些的,毕竟前、后梁二朝三百九十年,给这个国家留下了太多东西。
邵勋站在一块橱窗前,静静地看着套甲胄。
“这就是梁太祖最钟爱的金甲么?”旁边有人低声说道。
“假的,仿制品而已。”又有人说道。
“博物馆还有假货?”
“多了去了。”有人不屑道:“就不说那些不正经的事情了,单说梁太祖金甲那么贵重的宝物,专家研究都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展示出来?其他贵重宝物类似,能给你看仿制品不错了。”
“是的,这个我听说过。我还知道有些文物早就——”
“好了,跟我往前走。”导游感觉不对劲了,连忙打岔,催促众人往前走。
一个月几千块而已,能掺和这些事情吗?
邵勋没有跟着他们一起走,因为他不需要导游讲解,况且他们讲的也不一定对——有一说一,在时人眼里,邵勋知道的可能才是野史。
当然他也没有纠正别人的欲望,只略略看了看介绍,其中说此物乃殿中擒拿司马乂所获赏赐。大体没错,细节不重要了。
看完介绍后,邵勋静静看着这副锈迹斑斑的金甲,虽然是假的,但依然让他产生了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
有那么一瞬间,他想到了前世的种种。
“你也累了,好好休息吧。”邵勋收回试图触碰的手,暗叹一声。
保安状若无事地站到了他身旁,朝他笑了笑。
邵勋也笑了笑,道:“一个月多少钱?”
保安愣住了。
“我是问你博物馆的保安一个月多少钱。”邵勋笑容不变,真诚地问道。
“你看着不像本地人啊。”保安终于挤出了一句话,旋又道:“我们劳务派遣的,不多,一个月三千六。”
“够生活吗?”
“包吃住,还行。”
邵勋点了点头,离开去下一处了。
看着他的背影,保安这才反应过来,怎么聊着聊着扯到一个月的工资够不够生活上面了?不过这人卖相不错,虽然不是那种俊美型的,但阳刚健壮,去个高档小区当保安应该没问题,工资也不见得就差了。
邵勋已然站到了其他藏品的站台前,然后愣住了。
从邺城带回来的虎子历经千余年,居然还在?这是从哪里淘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