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点点交给你(第2/3页)

众人哈哈大笑。

大伙确实不太懂饮茶,但吃了太多肉乳之后,确实需要点茶水。喝了解腻,甚至还能再往肚子里塞两块肉,故饮茶之风日渐流行——如果一开始可能有附庸风雅的因素的话,后来是真需要这个了。

“好茶买不起啊。”单于府参军封震说道:“我们拾贲部本就穷,地方也不好,冷得要死,时不时需要朝廷赈济,哪来钱买好茶?我家又没有子弟在中原为官——”

说到这里,他瞄了眼拓跋克辅,有些酸溜溜。

昨日参观了位于定鼎门右大街宣仁坊的拓跋宅,那叫一个气派。最关键的是,还与尚书左仆射毛邦之宅相邻——有一说一,毛邦早年住此宅合适,现在则有些低了,朝廷在最好的地段有官邸,给在职高官居住,但毛邦说自己在京中有宅,无需浪费公帑,博得了一片赞誉。

拓跋克辅有这样的宅子,其子拓跋奉天又在中原为官,认识了许多人,自然来钱容易。封震见到他们家中甚至摆放着产自江南的物件,一打听才知道拓跋克辅竟然派了几个子侄去到宣城,收买了一块地,然后逐年开荒,而今已颇有产出。

与拓跋氏一比,封氏简直就是叫花子。

拓跋克辅也感受到了对方的目光,摇头道:“早和你说了派子弟南下,你却思虑过多,现在如何?”

封震有些尴尬,不再说话了。

他记得两人间的那场对话,虽然没有明说,但暗地里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一旦太多家人留在中原,便形同质子,想舍弃也难了。

拓跋克辅明白这个道理,但不想折腾了。

拾贲部放牧的位置不太好,离漠北很近,与那边的部落来往密切,有些小心思也正常。这就是各人的选择不同了,谈不上谁对谁错。

这边两人在说话,那边又形成了小圈子,谈起了蜂蜜、毛皮、马匹的买卖。

后两者还好,可谈到蜂蜜,纷纷说价钱虽然涨了,但还是回不到以前了。交州蔗糖源源不断北运,挤占了很大一部分蜂蜜市场,而今广州及扬州部分地区也开始种植甘蔗,简直让人没法活了。

更有那消息灵通之人,说以前的块状杂糖让人望而却步,但中原人大力改进,已然出现了粒状砂糖,蜂蜜的销量还得跌。可怜草原本来就没多少可供交易的商品,而蜂蜜是重中之重,如今全完了。

此言一出,其他人也跟着叹气,说毛皮和马同样受到了冲击,盖因辽东加入了争竞。

少府少监窦于真一直没说话,只默默听着,听到最后,心中暗笑。

别看这些人抱怨连连,可你若让他们从此不要和中原做买卖了,却不可能。

他们已然尝到了甜头,哪怕利益减少了,那也是很大一份利益,断然难以舍弃——说实话,自古至今,哪个部落不想与中原王朝互市,从上到下都想。

从这个情况来看,天子对拓跋诸部的改造是相当成功的。财帛动人心,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就连普通牧人都得到了做饭急需的锅碗瓢盆,没人想和大梁朝对着干,至少现在不想。

而就在窦于真清了清嗓子,想要说话的时候,宫人入内,请他们移步正殿。

众人遂不再说话,纷纷理了理袍服,入正殿觐见。

******

正殿之内,天子的声音隐隐入耳。

“慕容仁妄自尊大,流徙远方,尔等当诫之。朕并非苛暴之人,可若有人违逆,朕便是想赦免都无由。”

“天地至仁,尚有霜雪。征讨不从,理合用钺。尔等谨记之。”

“皇梁禁军六万、府兵十六万余,大发之下,何止百万众!便是将草原犁个天翻地覆,又有何难?”

后面的话听不太清了,但窦于真心下一凛,知道这话既是对别人说的,也是对他们说的。

其他人也听到了,个个面如土色,廊下的寒风似乎也变得更加寒冷了。

好在没用多久,他们就见到一群人离开了正殿,在官员的引领下,步入风雪之中。

窦于真抬眼看了下,其中有个人似乎是宇文悉拔雄,而后者也扭头看了下这边,没说什么话便离开了。

片刻之后,那位大名鼎鼎的侍卫亲军督邵贞走了过来,道:“诸位请随我来,陛下、太子都在。”

众人连连称是,随后分次入内,齐齐拜道:“臣等拜见陛下、殿下。”

“起来吧,坐下。”浑厚的声音响起。

众人纷纷起身,找了下座位后,按官位高低入座。

窦于真偷瞄了眼天子,发现他面有疲色,可能是老了,也可能是接见了太多官员——宇文三部既然来了,慕容鲜卑故地上的那些部落呢,必不能少啊。

“今日召卿等来此,只为一事。”邵勋坐在上首,扫视一圈后,说道:“太子已兼领押蕃落使,自今日起,诸夷事务由太子全权负责。征兵打仗、发役括马、塞姓评定、门荫员额乃至察举之事,朕不再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