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3/4页)

傍晚的时候,夫君说了,如果集结诸将的亲兵、僮仆,退守三台,应该可以坚守很长时间,还是有希望等来朝廷援军的。

“你自己守吧,没有人会来帮你收尸的。”老者摇了摇头,招呼一声,带着众人走了。

当最后一个人的身影消失后,刘氏只觉身体一软,仿佛浑身的精气神都被抽走了一般。

她跪坐在地上,遥望远处。

城外灯火通明,无数人挥舞着锹壕,挖掘壕沟,夯实泥土,建造城墙。

那就是一个牢笼,意图困住所有人的牢笼。

有些人顶不住压力,于是在牢笼合围前,可耻地逃跑了。

满城军士,没有几个人愿意为大胡拼到最后一刻。

白天有三千骑不告而别,根本就没进城,那是匈奴,可以说与他们不是一路人。

一个时辰前又逃走了两千乌桓,这个时候再说他们不是自己人,就有点自欺欺人了,因为他们来自上党。

到了这会,自家亲戚、上党羯部也不想干了。更可怕的是,他们在逃走之外,还认真思考另一个可能:投降邵勋。

这是刘达被俘后带来的直接恶果。

至于步军,他们的态度和骑军不会有太大差别,甚至更差,因为他们的土地、宅园、家人都在河北,投降的可能性更大。

邺城内还有不少士族、豪强。

他们的府邸富丽堂皇,他们的奴仆成群结队,只要稍微武装一下,就是一个动乱之源。

之所以现在没动,大概还在观望,还在等待时机吧。

这个时机可能很偶然。

兴许是一顿饭的分配不公。

兴许是有人骂了句脏话。

兴许是有人被打了。

兴许是有人赌钱赌输了。

甚至纯粹是今晚的月色不够美丽,让我心情不好,所以我决定背叛大胡……

是的,现在的邺城就是这么脆弱,这么诡异。

“整天吃黑豆,屎都拉不出了,不如反了,陈公那里可吃粟米饭。”寂静的夜色中,突然有人大声叫喊。

有人给出的安阳之战方略

实在忍不住了,先发个单章。

有人在章评区发了好几条,书评区又发了两条。

核心论点是:安阳之战,不该这么操作,你削弱大胡了。

我们来看看他的方略:石勒亲自带兵守安阳,而且是“数万精锐”、“坚壁自守”、“不主攻就拖”、“派骑兵抄截粮道”、“守不住了再退守邺城”。

来来来,我们看看地形。

安阳位于洹水以南四里,河上有安阳桥,过桥到邺城四十里。

大兄弟,你这是要大胡死啊!!!

我们来捋一捋。

石勒6月23日返回邺城,那只是他回来了,部队并没有全部回来。

好!我给石勒传送门,就算他主力部队回来了,然后把五万步骑全部带去安阳,而且我再给邵勋降智,他不去主动掏邺城,就在安阳和石勒打。

再给石勒开个挂,就花了几天时间,坚守的粮食、兵员、辎重筹集完毕,抵达安阳。

6月27日,邵勋攻克长乐,离安阳只有一步之遥。

假设此时石勒已到安阳,坚壁不出。

邵勋笑死了,主力大军沿着洹水逆流而上,直插洹水北岸,堵住安阳桥,断石勒大军后路。

我笑石勒无谋,张宾少智,怎么会有如此智障操作。

我水陆大军弓弩齐发,在河上射得你过不了河,老老实实待在南岸吧,我分兵数千,直插邺城,汝妻子吾养之。

好,我再再给石勒开个挂,邺城凭空变出几万兵马,邵勋不敢打,那么——

南岸安阳这一大坨人还是稳的,五万头猪尽入吾彀中。

邵勋这一路,在军事上叫“迂回穿插”,大哥你到底有没有数啊?

这一战术直到20世纪甚至21世纪还有效。

解放战争中我军就喜欢迂回穿插,朝鲜战争中也是。

刘裕伐南燕之战,迂回偷袭临朐,慕容超立刻跑路。

你知不知道这个战术动作意味着什么?

穿插到后方,威胁敌军后路,士气动摇啊。

还抄截粮道,人家沿洹水而来,派蛙人凿穿船底吗?

李重那一路倒是可以抄截,石勒也一直是这么做的,从未停止过。但人家三十里一城,囤积物资,石勒得手了好几次,烧了不少粮,但没能让李重大军断粮。

本卷第173章:

张宾汇报邵勋进占长乐,这就是一种提醒。

石勒当场下令:“传令,冀保即刻停止南进,退守安阳。”

这道命令是什么意思?

很简单,石勒发现光靠骑兵无法彻底截断李重的粮道,于是派冀保带了五千本部兵马,沿途收拢坞堡丁壮炮灰,打算攻打李重沿途修筑的小土城,不把这些土城搞掉,你就无法真正断绝李重的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