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承继大统 “非是我不想,孩子……

“非是我不想, 孩子,你得知道,皇室的每一句话从来都重于泰山, 不可轻易更改。不管因为什么原因, 本宫在大朝会上已经当众表示要随先帝而去,这就是皇室的承诺,若是收回,日后天下该如何看待皇室的威信?皇室自来一言九鼎,本宫身为皇后,更不能令皇室失信于天下!”

她给于行擦干眼泪, “好孩子,莫要为我难过, 能与你父亲团聚, 我真的是得偿所愿!”说完她身形有些摇晃,嘴角溢出一口黑血来。于行赶忙过去扶住她, 让她靠向自己。少年的肩膀不甚宽厚, 却承载住了她的倚靠。

她看着这样的孙儿,眼里满含眷恋,可是世间诸事, 难有两全法。

她一字一字艰难的道, “崔氏谋反, 你切莫心慈手软,依大魏律法秉公处理便是。”有她活着孙儿总不好处理她的母家, 而崔氏此番是犯了谋逆大罪, 若是不秉公处置,置国法威严何在?天下百姓又将如何看待?她不想让孙儿为难。

“祖母,崔氏谋反与你何干?你又何必~”原来她一心求死也是为着他, 想到这里,他哭得不能自已。

她握着他的手,“好孩子,莫哭了,由我登~登上后位家族滋生的野望,也就由我来将这份荣耀带~带走,而那做错事的人也始终要自己来赎这份罪~罪孽…”

说完,她的手失了力道垂了下去。他将她紧紧抱在怀里,声嘶力竭的哭道,“祖母~”

站在冬暖阁外等候的春晖闻言,手中的浮尘啪的一声掉落在地,眼泪簌簌的流了下来~

朝堂之上

有那朝臣心里就开始犯嘀咕,殿下真是孩子心性,于朝会上与诸臣议政时竟然突然不告而别,将在座的诸位都晾在这里,算怎么回事?

大家左看看,又看看,见站在最前面的谭太师身形连都没动,又都默契的老老实实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可心里着实不痛快。

正等着呢,沉闷的丧钟突兀的响起,一下,两下~足足敲了二十七下才停,是国丧,皇后娘娘仙逝了。

至此大家才恍然大悟,为什么殿下会于朝会上匆匆而去,肯定是接到消息皇后娘娘不好了。

众人此时面上皆是震惊与悲伤,都缓缓跪地以表哀悼,整个大殿都笼罩在浓浓的哀伤气氛围里~

皇后娘娘丧仪如期举行,她最终与先皇共同葬于位于西山附近的皇陵内~

六月三日这一天,旭日东升之际,皇城的钟鼓齐鸣,宣告着皇城即将迎来它新的主人。

文武百官穿着朝服依次排列在太和殿两边,新皇穿着明黄色的九龙绣袍,头戴冕冠在鸿胪寺官员的高声唱喏中,缓缓拾级而上。

他抬头,看着那近在咫尺,象征无上之位的龙椅,他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这一路上,他的父亲、母亲、祖父、祖母、皇叔皆因这皇权争斗而死。

老圭和护他一路来京的侍卫,以及守城的上万士兵,也都因助护他而死。

不提他失去了所有的血脉至亲,走到这一步,一路上早已尸横遍野。

他于最高处转身,看向下面的文武百官。此时朝阳洒满大殿,文武百官高呼,

“臣等恭贺陛下登基,愿陛下万岁万万岁。”

“臣等恭贺陛下登基,愿陛下万岁万万岁。”

……

洪钟般的声音一直传到很远很远。他抬头看向殿外远方的天际,老圭也一定听到了吧,他今日做到了:登绝顶,小天下!

新皇登基后第一件事,自然要论功行赏。这次救驾的首功自然非岳展莫属。

他带兵王师北定,所有人都瞧见了,若不是他于危机时扭转乾坤,皇室危矣。

岳展原是先帝时的七品芝麻官,一跃被封为朝廷的四品定远将军。就有朝臣出列反对了。即便按照岳展的功劳,这勤王救驾之功,他应该受到最大的褒奖。可按照大魏律例,官员升迁也有规定,一次最多官升两级已是极限。从七品直接升到到四品,这岂不是视大魏的律法为儿戏。

新皇听后当朝就反驳了那官吏,言明岳展乃是先皇的亲信,当年他从六品降至七品前去蕲州,乃是先皇下的一步暗棋,岳展奉命替先皇招兵买马,以备不时之需。先皇曾许诺过,待他完成使命,会还他应有的官职。这些自有先皇的密旨为证。

朝臣们这才恍然大悟,他们还以为当年岳展是因为娶望门寡被先皇所厌,才被打发到边疆去吃土了,原来人家一直都简在帝心,明降暗升啊!

想想也是,当年二皇子叛乱,岳展独自成功救驾,他与先皇那是“过命的交情”,怎能因为娶个望门寡就恼了呢,若他们是皇上,岳展不娶高门淑女,只论真心,就是不慕权贵,有情有义的体现,更堪重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