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第3/8页)

并不代表他们就是坏人。

有没有可能,他们只是觉得这些图案很帅,很特别才会纹,而不是真的罪犯?

就算他们真的是罪犯,有没有可能是金盆洗手,刑满释放的?

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他们全杀了,这种事情是纳粹、日本鬼子干的。

眼看着那十几个中资员工已经喜滋滋地登上车,张英山拉住公司老板,对司机说一声:“等会儿,他还有一点钱没跟我结清楚。”

老板很茫然:“什么没结清楚,我们一开始不就付的全款吗?”

“这伙人你是从哪里找的?”张英山问道。

老板:“是朋友介绍的,很可靠。”

张英山:“你和车上的人见过面吗?”

老板摇摇头:“没有,以前我们出差也不叫大巴啊,要不是因为这次要撤,我们也不会找他们。”

张英山索性把话挑明了:“他们身上的纹身证明,他们很有可能是杀人不眨眼的强盗,你们要是上了这车,可能就有去无回。”

“不会吧!”老板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他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这也太糟糕了。

好不容易从战火纷飞的城市里出来,还以为能过几天安生日子,等莫斯科那边宣布光复圣彼得堡,还能继续回去。

谁也不愿意相信,眼看着就能逃出生天,结果来接他们的是土匪,就等着他们上路。

其实老板不是没有跟帮派打过交道,不过现在是和平年代,又在非常重视保护商业活动,保护外资的圣彼得堡。

城里的帮派收保护费,都是彬彬有礼的,也不会想着把公司里的钱全部拿走。

他们走的是“巧立名目”路线,虽然老板在掏钱的时候确实心疼,但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这让老板对真正的“强盗”缺乏实感,一直感觉他们是小说、电视里的人物,比如他看过的《水浒》,打劫的人把船划到江心,然后问“要吃馄饨,还是要吃板刀面。”

老板有点懵,他不知道怎么办。

“交给我来处理。”张英山让他稍安勿燥,然后,他拿起电话,与王雪娇联系:“我在科托斯托克大街刚刚出城的,第一个交叉路口,我要送的人约的接应人,可能是强盗。”

“怎么看出来的。”

“他们之中的两个人,身上都有纹身,跟你说的‘律贼’的一模一样。”

“诶?!!!真的!!我还从来没见过活的律贼呢!马上!等我!”王雪娇激动地挂了电话。

张英山只是希望王雪娇派一队人出来,提供火力支援。

怎么感觉她好像是来看马戏团表演一样。

对于王雪娇来说,张英山给她打电话说“在书里出现过的律贼出现啦”,与“在书里出现过的外星人出现啦”,效果差不多。

王雪娇超兴奋地搓了搓手,套上最厚的衣服,穿上海地最高礼仪大袍子,往里面挂上枪、炮、手//雷,然后在左边口袋里放了几包小饼干、紫皮糖,右边口袋里装了一保暖瓶的热水。

开心地如同去春游。

张英山带的手下有五个,对方有四个。

两伙人对轰,他不觉得会输。

现在的问题是还有一车手无寸铁、心慌意乱的中资公司员工。

要是动起手来,会不会伤到他们?

更糟糕的情况就是他们被劫持成为人质。

张英山在警校学习多年,在绿藤市区工作多年,学过的所有技巧都不适用于现在的场景。

思来想去,居然只有与王雪娇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使用的手法最好使:先下手为强。

司机在车上等了半天不耐烦,正要催促两个人快点。

忽然看见猛虎帮的人端着枪上来了,保险开着,手指就搭在扳机上,随便一动,子弹就出膛了,就算他身上也藏着两把押满了子弹的枪,也不敢乱动。

他被迫举起双手,身上的枪、子弹都被收走。

车下的三个人也被人用枪指着,在他们全身搜了一遍。

他们身上藏的枪都是劣制的自制枪,看起来像穷困的强盗,而不是有美国人资助的强大组织。

趁着那四个人都在车下的时候,张英山检查了驾驶位。

在深棕色的人造革座垫上,看到了一滴血迹,他拿出手帕用力擦了擦,血迹虽然已经干了,但血腥味还很重。

在离合器旁边,还有一枚弹头碎片,在仪表盘的细微处,也有一些及其细微的、还没有来得及擦干净的血点。

从血迹喷溅的方向、大小来判断,张英山认为喷血的人,是司机。

他当时应该坐在座椅上,开枪的人有两个:一个是站在前面开的枪,对着司机的脑袋开枪,子弹从打开的车窗飞了出去;另一个是从司机背后开的枪,当时司机应该已经死了,头垂着,枪口是以一个向下的角度射击,弹头才会掉在离合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