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第2/9页)
铁路警察们要走了,临走之前,他们与圣彼得堡警方,以及合作方猛虎安保公司一起聚了个餐,纪念本次跨国行动的圆满结束。
市长亲自发表讲话,感谢警方为了打击犯罪、维护和平做出的努力,也提到了中国安保公司对于事件顺利解决的重要意义,希望将来可以在两条不同的道路上,共同维持治安。
王雪娇穿着猛虎帮的T恤,戴着猛虎帮的帽子,全身上下都是植入广告,当市长提到王雪娇的时候,所有的摄像机镜头都对准了她,她适时露出友善的微笑。
作为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她也得跟着说几句,根据事先约定的流程,她有三分钟的发言时间。
王雪娇没说官话套话,把这三分钟,变成了猛虎安保公司的宣传演讲。
这场简短的演讲十分激动人心,那气势,颇有1941年红场阅兵时的精神,不仅回顾了这次事件,还巧妙的了猛虎安保公司里的从业人员都是专业人士,可以提供最好的服务,以及将来一定会继续与警方精诚合作的决心。
通过广播、报纸和电视台的传播,王雪娇的三分钟演讲让整个圣彼得堡记住了猛虎公司,不仅华商想请猛虎安保,连需要去其他地区发展业务的老板们,也将猛虎安保列入考虑名单之中。
在外人看来,猛虎公司能拿到这么多生意,主要是因为这次出名了,王雪娇随口叨叨的三分钟,只是随口一说,并没有什么价值,她不说话,一样能得到订单。
猛虎安保公司里的人才知道,为了这三分钟,整个公司上下都陪着做了好几天的模拟演练。
三分钟之内,要展示出猛虎安保的实力、公司的后台、公司对客户的态度。
到第几分几秒的时候,听众更想希望能听到什么样的内容,这是要卡点的。
以及什么样的措词可以让听众集中精神、什么样的句子说出来,才能更有传播效果。
另一些帮众还要根据被邀请的嘉宾名单,去调查他们的出身、教育程度、个人喜好,以及民族习惯、宗教禁忌、历史恩怨……全都要考虑进去。
免得自以为说了一个很好笑的笑话,结果把重要人物给得罪了。
类似于当着法国人的面说辱法笑话,其他国家的人听着会哈哈大笑,法国人肯定是笑不出来的,如果这个法国人是负责拍板批钱的人,那就是事故了……
不仅公司里的人要陪着,翻译同学也跟着一起,王雪娇的话,要靠他的翻译,才能达到效果。
中文的意思,翻译成俄语,有许多词汇可供选择,不仅要考虑词汇是否精准,还要考虑发音,开口音会让人觉得昂扬向上,闭口音就闷一些。
根据王雪娇的演讲内容,他要尽量选择特别燃的开口音。
他向俄语教授私下求教的次数,比他准备期末考试的时候还要多。
下午下课,突然接到通知说晚上十二点要再彩排一次,问他能不能去。
接连四天,他天天半夜出去,回来的时候精神萎靡,搞得同学还以为他出去寻欢作乐了,还劝他说不要觉得自己年轻,就这么糟蹋身子。
王雪娇以身作则,让猛虎帮众明白,什么叫做“只有拼尽全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靠吃天赋的人有,但有天赋的人能有几个,普通人还是得靠勤去补拙。
如果王雪娇不争取,猛虎帮的生意未必会这么好,此时俄罗斯的帮派林立,财阀寡头,哪个不跟帮派有勾连,甚至他们本来就是帮派出身,还有的直接参加竞选,成功上岸了。
想跟他们竞争,需要一定的实力。
·
·
检查合格的电路板都已经被装进了导弹里,很快就要进行试射了,王雪娇作为一个大号的好奇宝宝,蹦蹦跳跳地表示想看想看,她很想知道射出来是个什么效果,翻车了会是什么效果。
厂长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不就是爆炸么,有什么不能看的。
试射的那一天,天上开始下雪,王雪娇头戴着大毛皮的帽子,身上裹着浑成一筒,长度直达脚踝的皮毛大衣,她把领子竖着,挡住脸,远看根本看不出来是个人类,像随时准备去捉鲑鱼的棕熊。
她不在乎形象,要什么形象,德三最有形象,在冰天雪地的苏联,穿他们那个装逼呢大衣,江湖野史还说,他们为了好看,大衣的扣子都用的是锡制,锡在苏联那个急冻模式下,直接化成粉。
敞着装逼呢大衣,一路冲到莫斯科城下,然后就玩完了吧~
试射场在荒郊野外,据说平时有熊出没,王雪娇还跟厂长说了一个关于醉酒的俄罗斯人把狗熊当成挑衅者暴打一顿的传说。
这只是个段子,厂长居然在认真考虑,自己能不能打得过棕熊,并精确给出设定条件:“我可以打一个月以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