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第5/8页)
“诶,也没有那么正式啦!不过,她都没有化妆欸!”
张英山点点头:“我知道。”
“你觉得可以吗?”
张英山奇怪地看着他:“为什么不可以?这样不是很自然吗?又不是要拍电影。”
发现自己跟这两人完全讲不通,蔡建明露出绝望的表情:恽老板上哪里找来的这么差劲的两个人啊……还不如让他找咧……
·
·
晚宴的主人是某兵工厂的厂长,据说他们厂是生产精确制导导弹的。
然而,他们却没有能力自己做制导导弹的电路……或者说,设计出来的能力有,毕竟圣彼得堡大学还没倒闭。
但是他们的工厂已经生产不出来了,也许做一个两个可以,数量一多,品控就会成为巨大的负担。
一块电路板,上百个焊点,随便哪个焊点虚焊,都有可能导致难以挽回的后果。
所以,他们选择了便宜又省心的操作——外包。
外包厂家是大陆的姑苏电子工业园区,那里刚刚建园,为了吸引厂商入驻,市政府提供了很多优惠补贴政策。
不仅对厂商有减免税收这种常规利好,对厂商的客户们也特别客气,尽力提供各种便利,撮合双方成交,甚至愿意自掏补贴,希望客户与入驻他们园区的电子厂签定供销合同,形成良性循环。
这家兵工厂就是收了补贴,痛快地签了字。
不过王雪娇知道,这批货的真正产地不在姑苏,而在东南小岛上。
他们本来是想在姑苏卸货,再重新打包,这样就算是克格勃来查物流记录,也查不出什么问题来。
然而,现在两岸局势又紧张了起来,从岛上进口菠萝都要被检验检疫严查,何况电子产品。
外行拿着电路板只能看出它是个绿色的塑料板子,上面有许多好像多足虫一样的小零件。
内行拿着能大概判断出这玩意儿是想用来控制什么的。
要是查出来这批货是用在导弹上的,那就有趣了。
恽诚找王雪娇,是因为兵工厂的负责人去过姑苏,不好糊弄。
他着急要一个熟悉姑苏的人,假装是那个电子厂的人,把这事混过去。
王雪娇生得就是长三角姑娘的模样,绿藤又离姑苏不远,恽诚问过王雪娇,得知她对姑苏的地理历史人文比较熟悉,就放心让她来了。
他没问王雪娇会不会说姑苏话,他单方面的觉得她一定会,那两个城市离得那么近,怎么可能不会,必要时候可以拽两句,唤起兵工厂负责人的美好回忆。
要是王雪娇知道他就这么擅自给她加了技能设定,她肯定要叫:“哪里近啦!完全是不同的语系好不好!”
已经开席了,宾客入席,王雪娇发现尊贵的位置还有一把椅子空着,王雪娇悄声问道:“那应该是谁的位置?”
一旁的兵工厂负责人告诉她:“是圣彼得堡的第一副市长。”
哦,难怪,行吧。
第一副市长,可能是分管工业的。
王雪娇没把他放在心上,这种场合请官员,只不过是撑个场面,说点欢迎、以后加强合作之类的场面话而已,不可能来谈具体的业务。
吉祥物爱来不来。
王雪娇跟厂长谈天说地,厂长说自己在改革开放之后去过一趟中国,特别盛赞了天平山的红枫,还有花花绿绿的苏式点心,又香又甜十分好吃。
“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我听说一开始,你们不同工厂生产的同型号飞机的零件都不通用,哈哈哈……十几年前我去中国,临走的时候,我买了十公斤的松子糖带回国。那个时候,我根本就不敢想,我再去中国采购,居然不是松子糖。”
他说的飞机零件不通用,是刚建国时候的事情了,飞机上几十万个零件分散在全国的各军工厂生产。
真的是字面意义上的“开局一张图”,最后做出来的成品是什么东西,全靠各位老师傅们的心情,以及手上的灵感。
王雪娇礼貌回答:“以前确实如此,没有全自动生产线就是这样啦,现在不一样了。”
厂长的神情有些落寞,他从中国采购的东西,是苏联曾经的强项产品,如今走遍俄罗斯,居然没有一个工厂敢保证他们能保质保量的生产出所需要的电路板。
祖上阔过,如今落魄的感觉,是这样的强烈。
特别是阔过和落魄之间,才隔了几年,人才流失就像抽干了行业的血液,彻底趴了。
王雪娇向恽诚打听过,这个厂长没有被买通,不是“自己人”,还得小心应对。
这家兵工厂很受重视,厂长不是那种只会放嘴炮、玩心眼,靠政斗上台的人,他是个科班出身的工科生,只不过他的专业不是电子电路,而是精细化工,炸药和军用化学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