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第2/8页)

真的没有希望,因为此时安—225的发动机已经被拆了,装在安—124上面,它也是运输机,不过小很多,油耗也低,乌克兰烧得起。

所以,安德烈波夫没说错,现在问清单没有意义,大把的账面数据跟实际对不上。

王雪娇叹了口气:“苏联倒闭了,连审计人员都歇业了吗?”

船到了港口,码头已经有车在等着接人去造船厂。

出面接待她的是造船厂曾经的书记,现在的经理。

在经理左右站着财务、技术,以及等等七八个人。

“余总统阁下,非常欢迎您的光临。”经理十分客气地伸出手。

他们得知余梦雪要来租船,双眼放光。

黑海造船厂最近的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了,他们在苏联时代的主营业务是造军舰,战列舰、巡洋舰、航空母舰之类的。

如今军舰是不造了,他们企图转向造民用商船和游轮自救,为此,黑海造船厂还被拆分成许多个小公司。

然而,此时全球最强的造船业霸主是日本,其次是韩国,还有希腊、挪威之类的传统欧洲航运业巨头。

乌克兰既打不过传统巨头,又打不过新兴霸主,技术优势没有、价格优势也没有。

完全接不到商船和游轮的订单,现在他们就靠着卖一些配套零件维持生活这样子。

王雪娇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下半年工资的发放希望。

安德烈波夫与造船厂联络的时候,告诉他们:这个东方女人有的是钱,只要能符合她的条件,她肯定愿意买。

他们簇拥着王雪娇,如同簇拥着一座大金矿,恭敬而热情,传说中,斯拉夫人民高冷淡漠的本性完全看不出来,他们个个都像玉米大帝那么热情、奔放。

“这里就是我们的流水线……”

“这是组装车间……”

“这是设计办公室……”

“这是船坞……我们所有的船都停在这里。”

经理热情介绍:“这艘战列舰,有三台发动机,只要把上面的一些房间拆了,可以装得下至少四十个集装箱。”

“才四十个?太小了。”王雪娇摇头。

战列舰旁边停着一艘更大一些的巡洋舰,经理指着它:“这个更大,装载三百吨不成问题。”

“太小,太小。”王雪娇继续摇头。

按照十台雷达,打井设备,以及所有的资料来算,巡洋舰怎么也够装了。

经理困惑地看了安德烈波夫一眼,意思是:“她到底要多大?”

“加纳所在的几内亚湾的海盗活动猖獗,我得要一艘足够强的船,不然我害怕,这趟有去无回。”王雪娇解释道。

经理还是不理解:“对付海盗,巡洋舰难道还不够吗?!”

你打的是什么海盗啊?星际海盗吗?

就没见过海盗敢跟巡洋舰对着干的!

王雪娇继续说:“除了要让海盗闻风丧胆之外,我也要去交际啊,千里迢迢跑过去,哪能真的只去送东西?不得增进一下感情吗?

增进感情,那不得拿出一点特别的东西,才能有面子吗?我可是代表海地这个主权国家去的!

巡洋舰,谁没见过,不稀罕,不值钱。”

经理:“……”

他发现这位海地总统,是不是离美国太近,已经不知天高地厚了。

全世界的巡洋舰也就才四十多艘!

俄罗斯只有三艘!

美国也不过只有二十多艘。

如果不是继承的苏联遗产,乌克兰半艘都没有!现在有幸拥有了08艘,没安装重型武器,当运输船开一开还是可以的。

她居然开口就是“巡洋舰,谁没见过”,这跟张口就说“谁家没有三四套别墅,五六辆豪车”一样。

王雪娇不是嫌船小,就是嫌长得不气派,不够扬海地的国威。

经理都无奈了,海地?国威?没有的东西要怎么扬?

作为求着甲方赶紧掏钱的乙方,经理还是保持着冷静和客气:“那么,您希望要什么样的船?”

“首先,要够大!其次,船上要有足够的宽敞空间,展示我的豪车,我要让加纳人知道,我们海地并不是穷到只能吃土的国家!”

经理想说点什么,但到底什么都没说出来,他完全没办法理解:总统有豪车跟海地其他人有什么关系。

不过,他们自己的现状也是这样,穷的穷,富的富,他也没办法说什么。

甲方自己开心就好。

他客气地问道:“那么,您想要展示多少辆车?”

“五十多辆吧,最好能一次全部展示出来,而且,要能在露天就看见,不要鬼鬼祟祟藏在船舱里。”

想要一次性让这么多车子同时出现在露天的甲板上……

船长默默将目光投向船坞最里面的那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