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第3/5页)
“那当然!”亚历山大觉得王雪娇是不是看不起他,这么浅显的道理,他怎么会不懂。
王雪娇点点头:“这么说吧,如果你到了美国,你加入了五角大楼,你的上司要求你能做出能捕捉五十光年距离信息的宇宙雷达,你可以吗?”
亚历山大怔了一下:“啊?不能,那不是NASA的事情吗?”
“……你就这么跟你上司说?NASA的预算又不给你分,他们能做到,关你什么事?”
“可是,在技术上就是做不到啊……”亚历山大企图从雷达原理给王雪娇解释为什么做不到。
王雪娇摆摆手:“你不用跟我解释,我只是想告诉你,在美国就是这样,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像你这样张口就是做不到的人,是很难养活这么一大家人的。”
亚历山大张口结舌:“你的意思是完全靠骗?!”
“哎,说得这么难听干什么,怎么能是纯骗呢,不然美国的科技怎么会是全球第一呢,这叫梦想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亚历山大还是觉得这叫胡说八道。
王雪娇笑笑:“你要是这么想,我也没办法,不过,按你现在的想法,你在美国是得不到好工作的,如果你一定要去,我建议你还有你的家人,现在可以抓紧学习电工、伐木割草、盖房子装修,做这些蓝领工作的工资,会比你做雷达技术拿得多。”
亚历山大百思不得其解:“可是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啊,把目标设定得非常高,到最后无法实现,结果不也一样吗?”
王雪娇笑着摇头:“当然不一样,为什么自古以来都是母亲愿意为孩子付出更多,因为母亲从一开始就投入了巨大的成本,生出来以后,也是母亲与孩子互动更多。
先做一个完美的方案,把钱弄来,预算多,与这件事相关的组织也会多,事情最后办不成,大家把责任分摊分摊,法不责众,总不能因为一个项目没成,把那么多个部门都解散了吧?”
王雪娇这么说,亚历山大就懂了,不过他还是很好奇:“一个过于夸大的数据,肯定实现不了,那最后要怎么办呢?”
“嗯,这么说吧,如果你是一个医生,接手了一个重病患者,从各种生理特征上看,他都死定了,你会告诉他的家属,他死定了,没救了吗?”
亚历山大:“当然不会,不管怎么样也要试一试。”
王雪娇:“然后呢?”
亚历山大没当过医生,但是当过死者家属,他希望的是医院可以一点一点和缓的告诉他进度,而不是连续健康好多天,突然有一天宣告死亡;也不想天天听着亲人越来越严重,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消息,那样太绝望了。
“我会加一点好消息,再加一点坏消息,让家属慢慢接受确实已经无法挽回的结果。”
王雪娇点点头:“处理项目也差不多,不过重要的是,你得多找几个部门配合,不然,再怎么和缓地告诉总部失败的结果,责任还是在你一个人的头上。”
就好像文艺作品的收视率和口碑扑街,可以怪剧本难看、怪原著无聊、怪导演废物、怪演员太丑、怪服化道不上心、怪宣发是废物。
要是这些单元都是同一个人,那就只能怪这届观众没品味了。
王雪娇沉痛地告诉他:“我很担心你啊,你知道在美国开除人,是不会有任何补偿金的吗?
到时候你们全家就只能去教会领救济粮,哦,你们家还是东正教的信徒,喜欢发救济粮的是天主教会和基督教会比较多……为了一口吃的,你们得背叛你们的信仰。”
亚历山大被她一番话弄抑郁了。
他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在没有任何实据的情况下,为数据插上想象的翅膀,先吹为敬。
王雪娇是个老实人,她确实没有骗亚历山大,在数据上动手脚算是美式传统艺能了:
美国军方用PPT骗得国会拨预算,骗得苏联倾尽国力卷进军备竞赛,骗得中国科学家玩命追赶也追不上,进而怀疑人生。
美国科技公司会用概念机,在发布会上骗所有投资人,让股票暴涨,狠狠圈完钱一波之后,在预定的新机发售日期前一个月才宣布:“不好意思,做不出来。”
那时候该出货的股东都已经出完了,等下一次再编一个牛逼的概念,于把股票拉高。
要不是亲眼见过,王雪娇也不能说得这么有细节,感情这么真挚,让亚历山大无可辩驳。
现在王雪娇已经彻底击碎了亚历山大的心理防线,他发现自己不仅不会吹牛,就连“为了钱,什么都能干”,他都做不到。
曾经的南斯拉夫,是一个只要手上有专业能力,踏踏实实工作,就能活得相当不错的地方,不求升职加薪也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