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第2/5页)
王雪娇拍拍张英山忧伤的脸:“别想了,做我们能做的、该做的……就连联合国安理会都搞不定的事情,不要往自己身上压责任了,咱们又不是孙悟空,尽人事,听天命。”
“嗯,我们过去吧,参加文化宣传会的人都来了。”张英山与王雪娇一起向二楼被植物围起来的小包间走去。
参与大地母神文化宣传会的人们得知王雪娇是主动从其他地方过来的,都十分不理解:“余小姐,你为什么要从太平的地方来到这里?”
“为了大地的和平,为了让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悲剧不再重演,我希望能够尽我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让无辜的人远离战火带来的痛苦……”这些是恽诚那边给的标准文稿。
王雪娇拿到恽诚这份文稿的时候,一脸的嫌弃:“这也太装了吧,正常人会这么说话吗?”
听起来很假,假的程度就像美国负责搞事的部门坚持了四十年的爱好:说中国有人举横幅被抓了,横幅上书“我是异议人士,我不在乎经济发展,我不在乎吃饱穿暖,我只要求自由。”
恽诚笑她不懂精英们的想法:“放心好了,你觉得很不适的地方,我们的线人会替你找补,如果他们不为你说话,就说是,他们并不符合合众国对他们的要求。筛选哪些人可用,正是你本次的任务。”
王雪娇了然,原来这不是真的要宣传大地母神的威仪。
而是新时代的“指鹿为马”。
她说的越假越好,假到她自己都觉得尴尬,还愿意站出来维护的人,那绝对是大大的良民,是中情局的忠臣。
让王雪娇更不满意的是,恽诚不让她开开心心的杀杀杀。
恽诚说:“你在巴尔干地区稍微克制一下,这里跟海地和索马里的情况不一样,那两个地方是军阀各自为政造成的分裂,只要有共同的利益,就能融合。
这里不一样,裂痕太大了,如果你拿出强势的形象,会成为各方势力决定先除掉的人,所以,你要打造一个与特蕾莎修女相同的形象。”
王雪娇并不觉得跟特蕾莎修女一个形象是什么好事:“好好的你骂我干什么!!!”
恽诚微笑道:“没有骂你,是客观事实。”
特蕾莎修女以“一生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而扬名,并在1979年获得诺贝尔框框奖。
然而,她在被疯狂吹捧许多年之后,终于在1996年的时候被《柳叶刀》的编辑捅出真相,翻车了,她不过是一个人设包装到位的骗子而已。
她办的救助机构连专业的护士都没有,工作人员只有没有经过正规医疗培训的志愿者和修女,也没有专用的药,只有阿司匹林,不允许修女购买医疗设备。
可是她自己生病的时候,却是在美国接受最好的治疗,好药好仪器轮着来。
以及,她的仁爱传教修女教会收了很多很多的捐款,却没有账本。
那些捐款都花到哪里去了,无人知晓,颇有中央情报局和五角大楼的风范。
只能说,诺贝尔诸多奖项中,唯一一个奖项名称会被晋江框框掉的项目,它的获得者们确实一个赛一个的抽象。
恽诚对于特蕾莎修女的态度,并不符合目前社会大众对她的认知,而是……必须得说,中央情报局的情报相当到位,知道她的真面目。
所以,恽诚的话是非常诚恳,以及有可操作性的,他希望王雪娇“包装”出一个形象。
行行行……
工作就是工作,不喜欢也得干。
恽诚帮她弄来那么多经费,现在对她的要求仅仅是把外表打扮成慈悲大善人,问题不大。
上班的工资没那么高,还不是一堆公司对上班的服装有要求么。
看在钱的份上!
王雪娇一边在心里唾弃着发言稿里的虚伪,一边声情并茂地把它背出来。
很快,她就发现下面的人似乎有些不对劲。
此时的贝尔格莱德还没打起来,隔壁的萨拉热窝已经是水深火热了。
从萨拉热窝里逃出来的人,也并不都是只求苟全性命于乱世的普通人,还有不少人没有放弃跟塞族武装玩命的想法。
王雪娇以海地大地母神文化交流传承的口号拉起的这次活动,到场人数有三十多人。
其中除了六个本地的文化界名人,四个政界人士,以及,还有二十多个间谍。
有塞族的、克族的、穆族的,他们从外貌上完全看不出任何区别,他们已经在同一片土地上共同生活了几百年,早就血脉大融合了。
然而,他们现在恨不得捅死对方。
王雪娇在上面诉说着希望世界和平,他们在下面假装希望世界和平,同时打探着交战对手的实力。
自由交流环节更是互相试探,互相恐吓:“战争什么时候能结束,听说城中的弹药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