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猛虎帮的人身份有些敏感,说他们是军队,他们没编制;说他们不是军队,他们有武器。
一个国家突然冒出那么多带武器的外国人,这很不科学。
于是,王雪娇让他们留在船上,活动区域不要超出码头,免得被人传谣言:穷到吃土的海地入侵巴拿马了。
从理论上来说,这次没有王雪娇什么事,她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来访者,负责牵线搭桥,帮忙递个话而已,然后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谈国家大事什么的,有徐劲和代表团在,轮不到她去操心,她也不知道他们在悄悄咪咪商量了什么大计。
海地也已经交给海地人自己去烦恼了,她不需要代表海地人民跟巴拿马谈些什么东西。
王雪娇觉得自己这次就是借机白吃白喝,什么事都不用管,这趟到了巴拿马,就是玩~
去谈了几次正经事,已经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在华人扎堆的地方吃喝了两天,终于把那股子馋劲给缓过来了以后,王雪娇开始觉得有点无聊,忽然,她想起来:
“呀!我都忘了,塞壬号那个不是挂靠,就是用我名字注册的!我是老板啊!我得去看看!”
“猛虎船务公司”座落于一间中资大楼里,船务公司里的人其实都是特别行动处安排的人。
不过,他们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才是独一无二的那一个,他们有着各自的汇报对象,并不知道同事们也都是。
如此安排的理由,大概是因为史上不止一次发生过一人叛变,害得周围的人、连带着上级一起遭殃的悲伤往事。
就连叶诚都曾经经历过,人在布拉格,睡到半夜突然收到撤退警告。
跑回国内以后,发现自己身边的桌子被调查部门搬空了,叛徒就是坐在这里的老同事,比叶诚入职还要早两年,那位老同事做到了应卖尽卖,能卖全卖。
他们也不知道余梦雪的真实身份,以为她只是船东而已。
全世界有很多船东都是仅在巴拿马注册一个船籍,需要交费和处理其他事情的时候,就托管给代理公司办,老板常年不在是很正常的事情。
王雪娇也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孔雀公主号”的时候,告诉她挂靠在一家中资公司的名下,现在变成“塞壬号”了,告诉她,新成立了一个公司。
至于公司员工是哪里来的,也没说,王雪娇猜想里面应该有少量特别行动处的人,大量原中资公司的人,没想到特别行动处的纯度这么高。
·
·
当王雪娇走进公司的时候,她感觉整个公司的气氛,有一种迷之熟悉。
九十年代的中国公司,人情味特别浓。
谁家孩子单元测验考了多少分,谁家媳妇跟老公要离婚,谁家来了个什么样的亲戚,谁家买了新家具……同事们隔天都能知道。
老一辈人的嘴真的就是筛子一样,家里什么事都往外漏,让人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还觉得自己没错:“闲聊嘛,有什么关系啊!”“人家也是关心你!”
要是谁不参与这种叨叨大会,或者同事问到头上来的时候装死不想说,会被说成是“清高”“孤僻”“有毛病”。
而这家公司,与现在的风气完全不同,整个氛围很像王雪娇待过的几个公司:
平时同事各干各的,来了,坐下,工作,下班,关机,走人。
女同事不组团上厕所,男同事不组团去抽烟。
所有人都保持着客气而冷漠的疏离。
最热情的只有前台小妹苏怡情了,每天,她负责把公司订的报纸夹起来,放在书报架上;邮差来了,她负责收邮件和包裹,登记,然后分发给公司里的其他同事,避免漏拿错拿。
不过,她的热情,也就仅限于快到中午的时候,提醒一句大家如果要寄东西,赶紧给她,不然中午邮局就休息了。
王雪娇所在公司这样,是因为各个团队之间有竞争,团队里的人之间也有竞争。
今天看着你好,我好,大家好。
明天就宣布项目解散,各位自寻出路,要么找其他团队的人收留,要么就出去到其他公司。
别的团队能收留的人只有一个,这边失业的同岗位人员有十个,面试的过程可谓精彩纷呈,平时一团和气,抢内部流动机会的时候,人人都说自己才是团队里唯一干活的苦命人,其他人都是一无是处的混子。
其实九十年代的单位也有这样的,比如抢一个公派出国的机会,领导已经定了A,但还没有公示,A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开开心心地告诉了自己的好朋友B,想与他分享快乐,B这边说恭喜恭喜,转头就去找领导撕去了:“凭什么是他不是我!”
然后,公派出国的人选就成了B,A很生气,从此再也不跟B家往来……不过这已经毫无意义了,B后面就回过一次国,是办理把他们全家移民出去的手续,处理财产,并不在意A是不是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