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第5/9页)
这种集中供应热水的方式,中国在解放前就已经有了,被称为“老虎灶”,一分钱打一瓶水,一直延续到五六十年代,还有一些城市里保留着。
确实省心也省薪。
王雪娇没有经历过老虎灶时代,她的大学宿舍、公司单位,都是喝的纯净水,只从父母那辈的嘴里听过:“早点到单位,给领导和同事打水,给他们留个好印象。”
出于对“打水能有好印象”这种神妙操作的好奇,王雪娇把这事当成搞笑八卦去搜索的。
“老虎灶”、“烧锅炉”、“开水房”……具体操作流程、管理方式,王雪娇都稍稍了解了一些。
都说曾经走过的路,不会被辜负。
王雪娇万万没想到,以为看完就完事的小八卦,居然也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王雪娇问身边人:“太子港有多少人穷得实在喝不起开水,这个数据有吗?”
“有!”站在她身旁的猛虎帮队长拿出一个小本子。
本子上记录着太子港几大贫民窟的数据,包括人口、收入来源、收入数据,以及家里是否具备基本的生活条件都统计了。
王雪娇对随时能拿出数据的手下很满意,同时也好奇他们什么时候统计的。
“带救灾组演练的时候。”
组织起救灾队伍之后,猛虎帮秉承着“在干中学”的精神,把两万人分成二十支队伍,分别到太子港的几大区域进行实际演练。
带着队伍过来的队长记得帮主对于海地没有人口普查这件事很不满。
帮主不满意的事,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于是,他特别叮嘱,救灾队在演练的时候,顺手对各个区域做一下人口普查,让帮主看看我们的主观能动性,相信这些数据总有一天能派上用场的。
他的苦心没有白费,帮主对他笑了!还夸他做得好!
王雪娇拿着数据,粗略估算,如果硬逼着富人区的人也必须提供烧水服务,再加上这个村子的沼气池和全村的灶头,二十四小时一直烧,勉强可以让赤贫家庭能喝得上开水。
王雪娇对村长说:“现在,大地母神要交给你们一件特别重要的任务,你们能做吗?”
有什么不能做的!
以前信巫毒教的时候,他们还杀过人做活祭咧。
得知只是烧水,长老一口答应。
村里的人分为几个不同的班次,负责不同的工作内容:汲水、初步过滤、烧开、装到干净的桶里。
这一系列步骤,都要有人盯着。
疫情给王雪娇留下的另一个深刻的记忆,是“七步洗手法”。
她要求他们全村在烧水和做饭的时候,都要先全身沐浴、把头发罩起来,然后七步洗手法,全部洗理干净以后,才能上岗。
为了让他们加强印象,不敢偷懒,王雪娇把这套流程称之为“洗礼”。
一旦神圣化,就不是今天犯懒,不想洗手的事情了。
谁敢不做,就是大逆不道。
会被其他信众们视为叛逆。
会在村子里活不下去!
王雪娇看着他们无比虔诚地跟着猛虎帮众学习如何洗手、如何把头发塞到帽子里,如同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仪式。
心里庆幸:“幸好冯老不在,不然他肯定要追打我十条街。”
敲定了“中央厨房”的工作定位,王雪娇留下十个猛虎帮的人在村子里做协调,自己回到政府大楼。
她再次发出通知:从今天开始,贫民窟的饮用水统一供应,所有人都不允许喝生水。
保障这一条命令的力量是二十六个帮派,他们以前的重要营生就是控制水源。
对于如何管理用水有经验。
分布在各地的人已经把统计的消息传过来。
霍乱病菌在有些人身上潜伏时间很长,等发病的时候,他已经传染好几个人了。
总之,就好像跷跷板,按下去一片,又有另一片起来。
王雪娇拧了拧眉头,两个食指戳在太阳穴上,双眼无神地看着报告,要怎么样,才能快速解决?
还是得查出病的来源。
其实王雪娇也很疑惑,霍乱病菌到底是哪里来的。
正常情况下,从病人身上取样,看看病菌到底是哪里来的分支就行了。
巧了,海地这个穷地方,没有化验病菌的能力。
医院知道给人打针喂药,做手术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化验?
溯源?
那是什么高深的东西?
离海地最近的,有化验实力的国家,非美国莫属了。
不过,如果走正常的化验渠道,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排到,到时候海地这边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想加快速度,那必须是有人对实验室施压,要求他们XX小时之内,必须做出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