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第2/10页)

“他昨天同意整个基地的人都出去放松,导致基地随便进,他必然要对此负责,相信下一次基地修好的时候,坐在指挥官办公室里的人,就不是他了,一定是一个愿意跟我好好说话的人。”

现在在巴勃罗的眼里,这个东方女人分外的眉清目秀,又不抢他的钱,又不想夺他的权,她甚至压根就没想在这里久留,打算待几天就离开,回到她的地盘。

巴勃罗还体贴地问王雪娇想不想出去走走,看看海地的风景:“将来,等我做了海地的总统,你再来一次,看看跟现在有什么不一样!”

王雪娇满脸真诚地为他加油:“相信你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总统。”

心里想的却是:“……你脑子没病吧……”

这里可是能让五大善人继卡大佐之后,又一次达成高度一致的国家。

面对海地问题,就连中国都客客气气地说:“国家治理几近失败,政府人物毫无作为。”

美国简单明了:“粪坑国家。”

海地主动想成为美国第五十一个州,美国都不要。

虽然这是后面发生的事,但现在已经初见端倪。

王雪娇知道他们内部乱成一片,人也不怎么要脸,全家被某帮派杀光了,他们不想着报仇,反而会主动加入这个帮派,因为觉得这个帮派很厉害。

然而,他们又不完全是铁废物,搞得太过份,还是会造反的。

处于时而跪,时而勇的反复横跳状态。

跪得不彻底,勇得不持久,就很烦人。

与海地人民一比,金新月种毒品的大胡子们都淳朴老实。

王雪娇也不想管海地的事,这里是连中国都把维和警察撤出的地方,啥玩意儿啊,乱七八糟的一堆。

她现在只有一个想法:等“愤怒的小鸟号”过来,她带着张英山和软盘回去,然后,去金三角把生物实验室的事情安排好。

逛街还是可以逛的,只要不是战争状态,王雪娇对于各种神妙的地方都颇有兴趣。

特别是巴勃罗给她安排了十八个高大威武的保镖,手提武器,陪着她逛街,其中还有一个的英语很不错,可以跟王雪娇快乐的交流。

送走王雪娇,巴勃罗把昨天执行任务的负责人叫过来,让他汇报昨天行动的具体情况。

负责人:“……我们在海滩上遇到了余小姐,她替我们指路,并且给我们安排了战术,告诉我们如何破坏楼里的设施……”

巴勃罗有些意外:“是余小姐,而不是爱德华?”

爱德华就是巴勃罗收买的内鬼。

他父母一辈享受过苏联给予的福利,过着很快乐的日子。

直到苏联撤资、苏联倒闭,日子变得困窘艰难,在镇子里,他们这一代人时不时地回味着过去的生活“有事单位解决一切”,“衣食无忧,生老病死都有保障”,“只要稍微展现一点积极,每天给领导点烟倒水,就能飞黄腾达”“找工作?什么找工作,不是全包全分配吗?”

从小到大,爱德华的耳朵里听到的都是:“青天来了,日子就好起来了”。

身边的人都是这种思想,爱德华也在寻找着自己的“青天”,还真让他找着了,哥伦比亚的穷人都说,巴勃罗是大大的好人,虽然他贩毒,他杀警察,还杀法官,可是,那跟我们贫民有什么关系,我们穷鬼本来就吸不起毒,也打不起官司。

巴勃罗派到古巴来探路的人刚露出点口风,爱德华立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探子都给搞懵了。

探子以为爱德华是在放假消息钓鱼,没想到,几次试探下来,爱德华居然是一个真诚的带路党,恨不能巴勃罗的“王师”早点上岸,解放他家,过上父母嘴里说的那种幸福生活。

这次也不例外,爱德华主动告知关塔纳摩基地里来了中央情报局的探员,可能是想从这里前往海地,把巴勃罗抓回美国受审。

巴勃罗决定越狱,就是因为不想被引渡到美国受审。

这也是巴勃罗决定偷袭关塔那摩基地的真实原因。

他自认为自己是差一步就能当上哥伦比亚总统的人,岂能让人这么小瞧了,别以为我被追得满天飞,其实,我的根基还在,别想随便动我,敢动我,我就炸你们!

被那只抢薯条的海鸥炸掉的船只不过是巴勃罗给手下们看的借口:看,就连最普通的兄弟,我都会替他们报仇,跟着我混,才是你们的出路。

只不过,爱德华年纪太小,能力有限,当带路党都当不明白。

甚至都没有想过要提前到海滩上等,他觉得自己把情报说完了,任务就完成了,下一步就是静等王师上岸,他跟着享受胜利的果实就行了。

一点都没有考虑过要再加深关系,让巴勃罗看看他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可造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