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你和佩雷斯是怎么回事?”
肖恩昨天下午去了雪茄制作工坊采购,汽车后备箱里装着五大箱本地人自制的走私款雪茄,错过了王雪娇和佩雷斯之间的恩怨情仇。
他不知道为什么两个中央情报局的人就对掐起来了。
不都是一个部门的同事吗?
王雪娇耸耸肩:“你就当他要毁了我即将拿到诺贝尔奖的实验样本,对了,也有你的。”
得知佩雷斯要火烧谷仓,肖恩发出了与王雪娇同样的感慨:“他活该。”
肖恩的任务是通过病毒的方式,感染整个粮食产区,在没有新的土地消毒剂的前提下,那片感染过病毒的毒土,后面几年也无法种水稻了。
烧掉一个谷仓有什么用?
万一身份暴露,研发的新款微生物又被针对性的克制了,那岂不是很糟心。
他们是真心希望工作能出成果,最好这个成果可以震惊世界的科研人员。
跟整天搞假项目骗经费的中情局废物不一样!
跟放消息说“今晚,将会发生一件大事,让世界铭记几个世纪”,让几亿人白激动一场的传谣媒体也不一样!
“他为什么非要跟你们打起来?就不能等你走了再烧吗?”肖恩还是不明白。
王雪娇摸摸鼻子:“他知道老板的命令通过病毒绝粮,而不是放火。我是他后面来的,我代表着老板的最新最权威的命令,我不让他烧,就是老板不让他烧,他又不知道我会不会在走后安排人盯着他,就是不让他烧。”
王雪娇叹了一口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最好不要投加倍杠杆,否则很容易陷入不得不孤注一掷的绝境。”
肖恩确实没欠过这么多钱,他睡在实验室的休息室,吃在实验室的食堂,穿实验室的白大褂、实验室专用防静电鞋,在基地看电影,在基地健身房跑步……一个月工资六千美元,他能存六千五。
还有五百是从差旅补贴,以及帮同事代购里刮出来的。
消费?什么叫消费?
欠钱?为什么要欠钱?
乐趣?他不缺。
肖恩的人生乐趣就是跟微生物打交道,看着它们生、看着它们死、看着它们变异,在实验室里,他——就是上帝。
论文被抢过几次以后,他开始觉得自己不是上帝,是殉道者,受挫是主给他的考验,受尽挫折之后,一定就能重归伊甸园。
人倒霉,总得有个结束的时候吧。
“那可不一定,你要是不争取,倒霉的只会是你。如果哪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不倒霉了,那可能不是因为你的老板和同事变心善了,而是有别人来过,他们替你把糟糕的环境给改变了。”
王雪娇对他展露出十二万分的同情,顺便架梁拨火:“你又不是没有大脑和神经元的微生物,你的先祖努力进化了几亿年,不是让你等着别人来拯救的,就不考虑自己有点主观能动性吗?”
肖恩无奈苦笑:“我能怎么办……”
此时国内的媒体对美国的宣传是民主、公正、自由。
父母在儿女满十八岁后,就把他们踢出门,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
考大学也是考的综合素质,游泳、滑雪、骑马、高尔夫、社会活动……成绩不重要,只要脑子活,爱好多、参加的活动多,就能上常青藤联盟的学校。
不像中国学生,只会死记硬背,高分低能,家长还要想办法走后门,把孩子往好学校里塞。
毕业以后也要抱团,复旦跟复旦抱团、清华跟清华抱团,同校抱团还有自己的鄙视链,仅仅硕士是本校的人,不如本科硕士都是本校的“双料校友”……
其实哪里没有抱团的,而且国外抱团抱得更早,父母一方是常青藤校友、父母双方都是常青藤校友、祖孙三代都是常青藤校友……下一代在“爬藤”的时候,得到的优待是不一样的。
肖恩的同事不是校友,就是曾经跟过同一个导师,甚至在某某论坛活动上聊过几句都算“师出同门”。
偏偏肖恩不爱交际,他有点内向,中学时候也因此被欺负过,参加论坛活动,他也不会特别去抱某位教授大腿。
明明教授对他的见解很感兴趣,想跟他多聊聊,结果他把自己想知道的问到了之后,就跑了。
姓名、电话都不留,挥挥衣袖,不留下一片云彩。
不跟着混团体,跟谁都是泛泛之交,偏偏自己又没有掌握什么了不起的核心科技,没有无可替代的能力,后果就是现在这样了:有好事的时候,不会有人带着他,有坏事的时候,往他身上推,不会有人替他站出来说一句话。
王雪娇认真倾听着肖恩的抱怨,时不时附和几声,心里却在想:“看来他并不是像他说的那样,愿意喜迎任何考验。看看人家亚伯拉罕,一听说要儿子,立马燔祭亲儿子以撒,要是天使不来,刀子就真的捅下去了,哪像他……都抱怨四个多小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