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第2/9页)
她不信邪,她五月从伊朗旅游回来,立马约了一周后的美签。
签证官就问了三个问题:
“你去美国干什么?”
“旅游。”
“你去过伊朗。”
“对。”
“伊朗好玩吗?”
“还行。”
然后签证官噼里啪啦打了一会儿字,就告诉她通过了……
排队一小时,面试一分钟。
看着某红薯上,居然有价格一万二,为期六天的美签面试培训班,王雪娇百思不得其解,这是为了走线吗?走线又何必搞签证?
这一次,王雪娇的签证就更简单了,不用排队,直接进门。
在里间某个办公室,王雪娇与恽诚联系,恽诚报出暗号后,她和张英山就从工作人员手里拿到了自己的美国护照。
美国在法律上也不承认双国籍,不过么~具体操作方法跟中国一样,别自己敲锣打鼓地满世界嚷嚷“我是双国籍”,也不会有人知道。
王雪娇把传说中的霸气小护照翻来覆去看了半天,也没找到传说中的“请你记住,无论你身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强大的美利坚共和国随时都是你坚强的后盾,请记住你是美国公民”。
只看到了“美利坚合众国国务卿特此请求各相关方准予该位美国公民/国民通行,不受阻碍或耽搁,并在需要时尽量给予法律援助和保护。”
“啧,真没意思,连稍稍沾一点边的句子都没有。”王雪娇一脸嫌弃。
·
·
在机场,王雪娇看到了很多大包小包的留学生。
许多年后,王雪娇见到的留学生是两个大箱子,把托运行李的份额用足。
现在的留学生,更不得了。
两个大行李箱自然是不会少的,身上的衣服一件套着一件,鼓鼓囊囊,好像他们要去的是北极。
能穿上身的衣服全部穿上身,最外面一件是有两个巨型口袋的长款大衣。
巨型口袋里装着书,包括专业书和厚厚的英汉辞典,据说中美书籍的价格是天壤之别。
还有人在裤子后腰塞了一块切菜板,菜刀剪刀之类的东西,则放在托运的行李箱里。
此时中美的生活物价差距巨大,能省一点是一点,留学生们恨不能把家都搬过去。
王雪娇在等待值班柜台上班的时候,有人走到她面前:“小姐,您好,您还有托运的行李额度吗?”
显然是有的,王雪娇只有一个二十寸的小箱子和一个随身背包,反正她想要的东西都不能上飞机,到美国,从中央情报局牌ATM机里取就行了。
王雪娇直接回答:“我不会帮你托运的。”
那人哀求道:“拜托你,行行好,我的东西实在超重太多,要多交好几百块钱,我家里供我出来留学不容易,实在交不起这么多钱。”
说是这么说,王雪娇并没有看到他为了减轻重量做了什么努力,跟那些穿得像个球一样,并且要以“球状体”的姿态在飞机狭窄的座位上硬扛十几个小时的真·留学生完全没法比。
再说,就算他穿得跟留学生一样,王雪娇也不会帮他带东西的。
哪怕带的不是毒品,中国禁止出境、美国禁止入境的东西多呢,要是帮着带一件衣服,结果被任何一国的海关发现衣服纽扣是微型摄像机,或是衣服缝隙里夹带炭疽病毒,那就有趣了。
他求了又求,见王雪娇就是一个铁石心肠,完全没有松动的意思,也只得另寻他人。
在一众连自己都严重超载的留学生中,他到底还是找到了一个只有一个大箱子,加一个轻便背包的女生。
从女生的衣着打扮,还有戴的首饰上看,她的家境挺不错,因此不需要带太多的东西。
那个男人又是一番软磨硬泡,还拿出了他希望女生带的东西,是一个类似运动换衣包那么大的手提包。
说一会儿等柜台开了,直接把行李挂在她的名下,直接进入托运舱,也省得两人还要对一下包里都有些什么东西。
女生这会儿都不觉得帮人托运东西有什么问题,痛快地答应了。
王雪娇多管闲事的本能又蠢蠢欲动,她推着行李,在女生身边路过,假装不小心撞了她一下,在道歉的同时,轻声对她说了一句:“托运行李里有违禁品的话,入境会被枪毙的。”
说完就走了。
女生一怔,她看着王雪娇的背景,愣了半天,终于顿悟:这行李不能帮人托运!
本来她以为只是举手之劳,再说那个男人说得那么恳切,她不好意思拒绝。
被王雪娇一提醒,她才发现事情的严重性,在“入境被枪毙”的威胁面前,“不好意思拒绝”之类的心理障碍,还是可以克服克服的。
登机后,王雪娇发现她就在自己身边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