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第3/9页)

比起“强占索马里领土的恶魔”维和部队,猛虎帮的待遇简直好到天上。

车队所到之处,很多人冲着他们挥手、微笑,王雪娇一下车,还有当地人献花、奏乐的环节。

……

在飘扬的猛虎帮旗帜之下,王雪娇又看到了自己的塑像,就这么一脸慈爱地立在小楼前面,她闭上眼睛,看不见,看不见,看不见……

“塞壬一号”的总结报告厚厚一撂,从“诱敌深入式”护航,到在索马里国内建立起情报网,图基亚这几个月干了不少事。

从图基亚的报告中,王雪娇看出维和部队的处境确实艰难。

这里的人视维和部队为侵略者,认为他们来到索马里,是为了抢走他们的家园,夺走他们的土地。

军阀夺走联合国发来的救济粮,是为了建立起军队,反击侵略,是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担。

王雪娇摇摇头:没有强大的武器,没有民心……还打个屁啊……

由于索马里没有任何有价值的资源,所以连号称无孔不入,随地都能捡着一个的中央情报局特工,都不来索马里,情报运转不灵,这也直接造成了“黑鹰坠落”,五角大楼曾经痛骂:“中情局跟死了一样。”

美国人是真的觉得索马里就是一块任人捏圆搓扁的橡皮泥,一点准备都没有,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喊出过“圣诞节前回家”的口号。

图基亚安排王雪娇与艾迪德见面,在破破烂烂的街区尽头,有一栋别墅,那就是艾迪德的居住地。

见面后,艾迪德的第一句话就是:“你长得跟他们不一样,不像金三角人。”

“金三角的人,也不全是皮肤黑的。”王雪娇向他笑笑。

艾迪德不是没有脑子的文盲军阀,相反,他曾去意大利和苏联都留过学,语言能力和如何聚拢民心、军心这一块拿捏得死死。

在交谈时,他一直在用试探性的语句来测试王雪娇,想知道这位金三角大毒枭是不是想把手伸到他这里,想要夺他的索马里总统(自封)的宝座。

王雪娇是真的不想当索马里总统,这里太穷了……当这里的总统,还不如当金三角之王。

一开始,她的思维就是“我是来赚钱的,大家一起赚噢~”,所以,不管艾迪德怎么试探,她的回答都围绕着大家发财这个方向,显得她对权力一点都不感兴趣。

王雪娇的姿态让艾迪德放下了心。

身为一个女人,关心艾迪德的夫人和孩子很合理。

王雪娇顺理成章地八卦到了艾迪德的家庭成员,然后,她得到了一个连她都很惊讶的消息,艾迪德有个孩子,在十七岁的时候,被他送去美国留学,现在在海军陆战队服役。

外界猜测这是艾迪德给自己准备的保险,在美军之中有一个能说得上话的自己人,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强。

一开始,艾迪德确实是这么想的。

他自己在苏联当过武官,知道在强大的国家那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但仅限于学技能和思路,不是把整个思想都变了啊!

这孩子去美国待了十几年,现在脑子已经都是美国的形状了,满嘴的西方民主那一套。

艾迪德此时的心情如同一对高知父母,看着小学三年级都算不对1+1的儿子。

大概了解艾迪德家庭情况之后,王雪娇再把话题转移到对猛虎帮重要客户——中国商船的保护上面。

艾迪德求的是权力,王雪娇图的是中国商船的太平,双方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如此和平的协议,双方都非常痛快的接受了。

王雪娇也去了维和部队的驻地,营地周围都是铁丝网,四个瞭望塔上都有人端枪守卫,看见有人靠近就警戒。

前几天24个维和部队的士兵被扒皮分尸的事情,实在是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事实证明,并不是只要参加的是正义战争,战士就不会有战争创伤,或者说,除非被强征入伍,否则来的人,就没有一个觉得自己参与的战争是不正义的。

此时,维和部队的军营里有人已经出现了轻度的战争创伤性应激障碍,幻听、幻视、有点风吹草动就大呼小叫。

“这是分分钟就要‘营啸’的节奏啊。”王雪娇皱眉。

现在整个摩加迪沙在艾迪德的掌握之下,只要他振臂一呼,所有索马里人都会抄起枪,跟维和部队的人决一死战。

本次维和行动,中国只投了赞成票,没有出人。

所以,王雪娇觉得,这事就不用通知冯老了,通知恽诚就行。

她打开电台,与恽诚联系:【我正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维和部队、主要是美军部队的境遇非常危险,是否需要我为(AbUa)他们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