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第5/9页)

格子间里响起王雪娇的悠然声音:“千吨级的有六月十五走天津港的长洋号、从舟山港的荣昌号、万吨级的有六月十八号有从日照港出的荣盛号、六月十九号有从北部湾港出的祺运号,截止到昨天为止,这些都至少有两百个以上的空位,再往后就是七月了。”

那个船务专员想向销售专员回复,忽然顿了一下,狐疑道:“你记得准不准啊?”

“爱信不信咯~”王雪娇晃晃脑袋,继续和张英山两人折纸玩。

船务咬咬牙,这事他沾不得,他是老人,答对了没奖励,答错了就玩完。

王雪娇是新来的,不如……

他试探着问:“是陈总监要问的,我怕他还要问细节,不如,我把电话转给你,你回答?”

“好呀,转过来吧。”王雪娇痛快地答应一声。

王雪娇接起电话:“你好,我是余梦雪……”

销售总监果然还有别的话要问她,他挑了一艘船,问中途停靠哪些港口,那些港口的平均繁忙程度,对船期的影响……

王雪娇一一回答,顺便还给了几个台风警告:“五到七月是太平洋的台风季,船只靠港避风会影响航行,也会影响港口的装卸能力。要订的话最好尽早哦。”

销售总监对王雪娇非常满意,他就是想让客户那边也产生紧迫感,早点下订单。

挂了销售总监的电话,那个转电话过去的同事站起来,伸长脖子问道:“怎么样?”

“没问题。”王雪娇冲他比了一个OK的手势。

同事这才松了一口气,大家继续各忙各的。

身旁的张春艳听完全程,叹为观止:“你不会是天天下班了,把电脑里的东西都背下来了吧?”

“怎么可能嘛~就是稍微多看了几眼。”王雪娇笑着说,“这几天我一直都在看,就怕货代打电话过来,我答不上来,被他们嘲笑。笨鸟先飞嘛。”

“你这还笨鸟啊……那么多船,那么多港口,每天的舱位变动……你怎么记得的?”

“有技巧啦,舱位都是图嘛,哪个空的,哪个满的,一目了然,每天看的时候扫一眼,两百个以上的空位,那船就有一半是空的呀,形象记忆很容易的。”

船和港口本身对王雪娇来说倒确实不是问题。

绿藤市的市内一共有76条公交线路,每一条公交线路的起点站和终点站,走哪条大路,她都记得。

因为莫正祥对她说过的,他说他做间谍的时候,要跟踪的对象也会坐公交车,有时候他在后门,目标对象在前门,那个人要在哪里下根本就听不见,又不能动不动就老盯着人看,就看售票员递给他多少钱的票。

从这站开始,一毛钱的票能坐到哪里、两毛钱的票又能坐到哪里。

大多数人坐公交车不会没事买短乘长,或是买长乘短,买到哪里,就坐到哪里。

……

王雪娇也不由自主养成了背线路的习惯,到公司以后,发现公司的货船,大大小小加在一起也就才二十几艘,远不如港商包玉刚多,随便看几眼,不就记得了么。

一直到下午,被雷劈坏的电线才修好。

那个同事迫不及待地想验证王雪娇说得对不对,其中一艘船是他自己管的,还有几艘船是别人名下的。

他都查了一遍,叹为观止:“哇,好犀利哦!你真的都记得!”

“那当然啦~”王雪娇冲他一笑。

去年国有体制改革的第一锤刚刚抡下来,喊出“砸三铁”的口号。

不过,只有效益真的已经非常差的单位才会响应号召,家底厚、还在盈利的大单位还在快乐地躺着。

船务公司也是如此,干好干坏一个样,卖不卖舱位跟个人收入没有关系,年底大家吃统一奖金。

羊城的船务公司是分公司,上头还有集团公司压着。

尊贵的余梦雪和杨杰两人就是由集团公司直接安插下来的,他们既不是科班毕业,也没有任何从业经历。

所有人都以为这两个人肯定是二世祖、关系户,就是来躺着赚工资的。

没想到,她还真干活。

来电以后,一切又回到正轨,大家按步就班的做自己的工作,给上午问船期的客户回电话。

王雪娇和张英山轻松许多,他们只要把订船信息补登到电脑里就行了。

在一番忙碌的人群中,这两个人最扎眼。

张春艳压低声音,好心提醒他俩:“你们也干点什么,不要闲着,不然其他同事看见了,影响不好。”

大家都闲的时候可以闲,毕竟大家都这样,领导总不能把人全处理了。

大家都很忙的时候,就一个人闲,大多数领导都会觉得“这人是不是工作不饱和?是不是在偷懒?怎么眼里没活呢,就不能帮帮其他同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