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第4/9页)
甚至博社村的东哥都派人坐飞机赶来,想要学习先进经验。
八、九十年代本就是一个疯狂的岁月,就连一眼假的“水变油”,都从1984年,一直到1995年才有中科院的院士正式发表质疑,被判的时候,骗子已经敛财四亿。
这可是冰!
利润率比水变油还高。
看着那洁白晶莹又大块的冰,这些人的脑子瞬间被金钱占满,甚至都不要求先等厨子大师来现场表演一下,就疯狂投资。
只因为余小姐说了,没看到东西就投资的是老股东,是对我们这个伟大事业和我,以及周大这个人的支持,投了以后,就按成本价两万元一公斤,为老股东提供优质冰。
看到了东西之后才想投的人,就是不相信我,那我们之前就没有感情,等三千五百万一满,就不再接受投资了。
至于拿货么,公事公办,按出厂价给,出厂价是二十万一公斤,成本价的十倍。
十倍啊!
在韦州镇的本地毒贩和外地毒贩都沸腾了,有现金的掏现金,没现金的让同伙马上送来。
一周之后,和田的极端狂信徒们赶到了,他们原本就跟周大有往来,以前周大从金三角进货,时间太长了,影响他们推进“伟大计划”。
得知周大正在集资搞新配方之后,立马向土耳其和基地组织要钱,再带着钱赶过来,生怕错过上车时间。
帖木尔在这些人之中,看到了三个熟悉的身影,那是他的任务目标:买买提、艾尼瓦尔,还有艾合坦木。
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
帖木尔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激动,无声无息地站在一边,看着他们三人大手一挥,就挥出了七百万。
那是境外组织给他们的活动经费。
他们的底气是他们真的有渠道,不仅仅是像小散户那样,去歌舞厅、溜冰场零售。
他们还有俄罗斯的渠道:在解体之后,无数正常人茫然不知所措,都变得心情郁闷、苦恼,信仰缺失,本来不酗酒的人要灌大半伏特加才能睡着。
酒精最多算是个一级致癌物,比起毒品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的激烈程度,根本就是个弟弟。
除了被“偶像塌房”冲击了精神的普通人,还有抓紧时间敛财,钱多的不知道怎么花的那一批人。
他们的钱来得太容易了,普通人能享受的奢侈,他们都已经享受过了,普通的吃喝玩乐已经不足以让他们开心,为了追求刺激,他们玩的越来越花。
所有享乐能带来的刺激,都不及毒品。
他们也不缺钱,光是从资产管理中获得的利息就够他们把毒品当饭吃。
他们只在意纯度不够高,配不上他们的档次。
所以,狂信徒们的生意特别好,不缺客户,只缺货。
他们三人心里想的是,投入七百万,以毒品的收益回报率,最多两个月,就能滚出二十倍来。
一时间,韦州镇上来集资的人,多如过江之鲫。
以前镇上只有一个招待所就够了,现在根本住不下,都是来送钱的。
镇上那些空置的房子,都住满了人。
派出所登记暂住人口的地方排起了长龙,并应运而生了“代人排队”生意。
顾客在屋里歇着,等快排到了,代排队的人再跑去叫顾客来拍照。
这个主意还是王雪娇替他们出的,不然这帮傻子就只知道看着排长队的人呵呵笑:“噫,人真多。”
现在他们惊讶地发现,卧槽,在家坐着没钱,在外面坐着,一点点往前挪,就有钱?
这也太好赚了吧?
王雪娇告诉他们:“赚钱的方法多呢,大城市里还有给货车司机带路挣钱的,五块钱一趟、十块钱一趟,运气好的帮人指十几回路的都有。”
王雪娇尽力给他们展示世间赚钱姿势的多样性,贩毒,钱来得快,死得也快,什么都没享受到,多亏啊。
除了这些之外,韩帆又给出强力一击。
他给那些觉得“舍我一个,为老婆孩子留几十万”的毒贩子敲响了传宗接代方面的警钟。
现在刚好是三月,韩帆决定要向雷锋同志学习,绝对不能让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
他的想法很单纯:跟最绝望的本地人处好关系,争取群众基础,将来要动手的时候,起码他们还会犹豫是帮周家,还是帮我。
不至于像以前,市里派人来抓周大,群众一面倒,帮周大逃跑。
他说干就干:
谁家的墙坏了,他去修。
谁家的自来水不出水了,他去查原因。
谁家要搬重东西,他去搬。
谁家孩子缺本子缺笔,他去买了送上门。
谁家穷得买不起新衣服,旧衣服破得没法出门,他送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