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第4/9页)
“马叔和周大都去过好多次了,怎么会回不来?”
王雪娇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硬币,对着天上一抛,夹在双手中间。
然后对学生说:“是长城,就是能回来,是一,就一定回不来,你们猜,是什么?”
“……是长城吧?”
“我猜是长城。”
“长城。”
王雪娇一笑:“你们对他很有信心嘛。”
她挪开手……靠,真是长城。
王雪娇发挥传统艺能,抬手将硬币翻了一个面,露出“1”,三个学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王雪娇微微一笑:“今天姐教你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三个学生从来没听过这句话,不过这句话还是很浅显易懂的,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还是觉得这个大姐姐在吹牛。
那可是马叔耶,被警察追了好几次,都没事的马叔。
他们只当王雪娇是在把他们当小傻瓜逗着玩,也没往心里去。
王雪娇对他们说:“我给你们找点工作,你们去捡鸡粪、马粪、羊粪、牛粪,跟大人学学堆肥,我给你们钱。”
“诶?”三个学生愣住,“要堆肥干什么?我们这里连水都没有,只能种土豆、山药还有玉米,不用肥。”
王雪娇懒洋洋地看着他们:“这你们就不用管了,先把肥堆上,我想种土豆就种土豆,想种金豆子就种金豆子,反正我给你们钱,你们照办,不就行了嘛?你们打算跟那个马叔贩毒的时候,也没管他的海洛因打算卖给谁嘛?怎么给我干活就问东问西的,怎么,看我好欺负?
你们连杀头的生意都敢做,让你们堆肥,你们不会是怕辛苦了吧?宁可去死,也不想挣干净钱?”
三个学生本来就心里有愧,当下也不敢说什么。
“对了,你们班四十多个人,可以一起干,省得说把你们累着了,虐待儿童。”
王雪娇给这些留守儿童、孤儿开的价是一天一块钱,这一块钱交给吴老师,让吴老师集中给孩子们开伙做饭。
除了购买食材所需要的钱之外,吴老师不收他们额外的加工费,每人每天有荤有素,还能存下五毛钱。
王雪娇还建议他们搞一个小温室,种一点绿叶菜,过过嘴瘾,把嘴里的土豆和山药味去一去。
“温室?我们不会唉……”学生们懵懵的。
王雪娇眉毛一立:“你们生下来就会说话写字了吗?不会不能学吗!又不是什么很难的东西。要水,我那有,二十颗菜的水,我供得起!要肥,你们自己不就在堆肥吗!菜籽,我给你们找。”
“……你为什么要帮我们呀?”一个十五岁左右的学生问道。
旁边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自信回答:“因为她是水精灵姐姐!!”
王雪娇笑笑:“对,那个,你们收获以后,每天都要供一颗给水精灵姐姐。”
水精灵姐姐不是无偿援助,她要供奉。
她比黄河母亲温柔多了,黄河母亲不要人供奉,她饿了自己会上岸找供奉。
王雪娇继续说:“除了供给我的菜,你们自己每天要吃多少,你们自己计算播种的间隔、次序,自己搭暖棚……数学就是让你们这个时候用的!几何就是干这个的。要是连暖棚都搭不好,你们对得起吴老师吗?”
一直以来,学生们都认为学习,只是跳出这个贫困地区的一条路径,那些知识既不能用来开车,也不能用来盖房……他们认为的盖房,就是码砖、抹水泥、再码砖……从来没想过,学习是有价值的。
有些颇有求知欲的学生,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搭暖棚,种蔬菜了。
王雪娇给他们买来了与农学相关的书本,又雇了几个人给他们做具体的指导。
花姐那里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工,他们忙着从野外收割麻黄草,打算先制出一批半成品,检测纯度合格之后,就可以开工。
在马叔离开韦州镇第四天,王雪娇收到了西苏里的电台消息。
西苏里:【你说的人已经出现,他们的交易对象是林定江,他是林月贤的侄子。】
林月贤,跟李将军他们这帮溃退的残兵不一样,他是二十五年前去的金三角,凭着优秀的军事才能,在金三角打出一片天。
他后来的发展路线跟包幼安和果敢王都不一样,别人割据一方,跟政府军对着干,而他跟缅甸政府和平友好的相处,经过缅甸政府批准,成立了第四特区。
他早在1991年就提出了禁毒、发展替代种植……不过替代的不是特别成功,于是需要用博彩业来补充替代种植产生的收入差。
从“毒”,转型成“赌”,从成瘾性上来说,也算是毒性减弱了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