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第3/8页)

王雪娇习惯了几分钟就有一趟,心想不就是改签么,差几分钟不算事。

现在才想起来,啊,哦,对哦……

要是把人扣着错过航班,那他们就等于是明天才能走了。

王雪娇苦恼地抓抓头:“那怎么办?放他们回来,安排四个警察盯着?”

听起来更奇怪了呢。

冯老想了想,还是决定顶着压力,把他们扣到明天。

只是扣人这件事本身问题不大:他们的身份证甚至是手写的,事实上现在很多偏远地区,包括十八线小县城的身份证都是手写的,打印机?那是什么高级玩意儿?

可以借口怀疑他们的身份证有问题,调查需要时间,把他们留在这里。

只不过后续会有风险:这两口子是少数民族,如果他们一哭二闹三上吊,说汉人歧视他们,就因为他们是少民,就把他们扣住,这也是一桩麻烦事。

王雪娇也知道政策,毕竟现在各大城市的少民小偷们都是今天抓,明天放,他们不敢报复警察,但是敢报复报案人和见义勇为的人。

像她这么体贴的员工,一直都很有主观能动性,不想给领导太大压力。

王雪娇犹豫半天,希望能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但是,她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还能有什么处理办法。

支支吾吾,欲说还休,她都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

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希望真有这么一个炸弹,还是不希望有。

最后只叹了一口气:“唉,真烦人。”

电话那头的冯老反倒语气轻松地安慰她:“你负责在一线冲锋陷阵,我负责在两难的时候做出决策,并且对决策负责。该你负责的时候,你要负责,不该你负责的时候,你就不要抢。

做好你的工作。”

王雪娇应了一声,挂了电话,脑中莫名盘旋起一个调子:“……背黑锅我来,送死你去,拼全力为众生,牺牲也值得,南无阿弥陀佛~~”

一直以来,王雪娇给自己的BGM都是“金色盾牌,热血铸就~”,谁知道就变成“onlyyou”了。

算了,总比“大地母神在地上的代行者”要正经一点,那圣歌一起,她高低得跟那些被她抓进去的极端狂信徒关一个屋,甚至都说不好到底是谁的罪名更重一点。

·

·

王雪娇偷摸从帖木尔面前路过,拿回了枪后,便独自坐在座位上继续撕馕玩,手上撕着东西,脑子里在快速调取她看过的所有劫机案例。

王雪娇,《空中浩劫》重度爱好者,看完了全部两百多集,中国没有被收录的空难,她还自己给自己做了补充。

大多数劫机犯的操作都没什么技术含量,成功的原因并没有什么特别严谨的操作步骤。

就在五年前,一个朝鲜特工炸了大韩航空KAL858航班,是利用飞机经停阿布扎比的机会,把炸弹留在飞机上,造成的惨案。

本来安检的时候都已经发现炸弹上需要的电池了,而且巴格达机场也是不允许带电池的,结果他们就这么撒泼打滚了一番,机场工作人员就允许他们把电池带上了飞机。

这上哪儿说理去。

王雪娇又想了想,刚才那两个人连飞机的边都没摸着,应该与那个韩鲜特工的操作手法不一样。

这两个人也没有托运的行李。

冯老刚才告诉王雪娇,地面的机务也对飞机做了全面的检查,确信没有任何炸弹之类的东西在飞机上面。

冯老说完,王雪娇并没有觉得可以安心一点点,相反更担心了。

机务连天天打交道的东西都有可能搞错呢。

1994年西安特大空难的原因,就是地面的机务把控制机翼和控制方向的两个阻尼器插反了。

那两个阻尼器连颜色都不一样,一个绿的,一个黄的,绿头插绿口,黄头插黄口,在设计上也算是努力“防呆”了。

防不住,根本防不住……这么亮的颜色都能插错,如果随便来一个颜色黯淡的小包包塞在角落,他们真的能发现吗?

王雪娇嘀咕了一句:“可是机务也会失误啊。”

冯老也笑着说:“是会有失误,但是总不能什么事情,都由你一个人做,根本忙不过来,试着相信他们吧。”

王雪娇就属于知道得太多了,难免会疑神疑鬼,谁都不相信。

网上总说“进了急诊室,不要抱怨医生为什么还不来救大声呼痛的你,因为还有力气叫痛的,说明没事,真正的重症患者已经叫不出来了,要相信医生的判断”。

但是王雪娇有亲戚就是在医院工作的,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处理医疗纠纷。

有一个案例就是有一个人车祸,进了急诊室,发现是骨折,就给他打了石膏,便没再管,那个人一直叫痛,家属叫来了医生,说他一直在喊痛,医生扔下一句“都骨折了能不痛吗?”,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