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第3/8页)
张英山想与他一同去,但是被年轻人阻止了:“坎威尔先生说,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只能带翻译。”
张英山来了几天,学会了一些日常对话,总单词量还不如一个三岁小孩,实在没办法假装自己是翻译。
坎威尔就是这次送往红其拉甫货物的供应商,也是这片河谷最大的毒枭,1840年,英国人第一次开始在这里试种罂粟,他的祖辈就积极响应并参与,其端正的工作态度得到了英国人一致好评,并提拔为这里的代理人。
如今百年过去,他俨然是这里的土皇帝,就连在奎达的霍加,也对他客客气气,不敢直接明刀明枪把他手下的纳瓦兹弄死。
坎威尔的房子逼格明显高多了,条件不如王雪娇在首都的别墅,但在这里已经算得上是顶级豪宅。
“雪女士,我听说,谋杀纳瓦兹的人是冲着你来的?可以跟我说一说,是怎么回事吗?”
太可以了。
“我在前往奎达的路上停下休息吃饭,忽然,从山坡上冲下了许多蒙着脸端着枪的人。”
“我的车与霍加先生的车正好一样……不,我没有刻意模仿他,只是挑了最贵的……不是因为性能,就是因为最贵……”
“其实,那些残党也许不是冲着我来的,而是冲着霍加先生来的,毕竟霍加先生用炸弹把他们一个一个都迸上了天……我相信当时围观的人群里,一定有他们的人。”
“纳瓦兹先生在出发前曾经与霍加先生见过面……我不知道他们谈了什么内容,不过,纳瓦兹出来的时候,似乎心情很好。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会让那些人误会他是霍加先生的人。”
“对,车队被炸的时候,我就在现场,我的车队就在纳瓦兹车队的后面,哦,我的天啊,真是可怕极了,如果再开快一点,我也会被埋进去的。”
就算是拿测谎仪来,也测不出王雪娇说的是假话,她说的每一句都是真话,甚至没有经过拼接。
所有的场景都有细节,所有的细节都无懈可击。
无论坎威尔怎么问,王雪娇都能对答如流。
当着王雪娇的面,坎威尔拿起电话,向不知道身在哪里的手下发号施令,让他们把毁掉车队的那支武装组织彻底处理掉:“得让他们知道,不是谁都能惹的。”
挂了电话,坎威尔看着王雪娇:“你的配方制作出来的样品真的很不错,我们的客人非常喜欢,我想要你的配方,多少钱,开个价吧?”
王雪娇微笑道:“我只合作抽成,配方不卖,卖了以后我还怎么挣钱。”
坎威尔眉头微动:“你要多少?”
“百分之十。”?
“销售额?”
“净利润。”
“你很贪心。”
“贪心使人进步,如果不是高回报的诱惑,谁愿意天天研究这些东西。”
王雪娇非常自信他不会因为自己提出的这个要求而一怒杀人,只要货卖得够多,挣到的绝对值就高,区区百分之十算什么。
何况,她一点都不贪心好吧!
净利润,指的是从金新月的出厂价和成本价之间的对比。
金新月的成本价是二十美元,出厂价是五十美元,王雪娇要的是三十美元的百分之十。
中间的流通环节增值多少,都是净赚的。
如果坎威尔出息一点,多掌握几条渠道,那么就可以挣到更多的溢价,再到终端消费者手里变成十几万、乃至几十万美元的那部分钱,王雪娇不参与分配。
相比墨西哥的巴勃罗,余小姐简直太善良了,巴勃罗倒是不要钱,他直接出厂扣一半货。
经常贩毒的朋友都知道,毒贩宁可丢钱,也不丢货。
但是按照王雪娇这种把关键流程扣一步在自己手上,要生产,她就必须在场,坎威尔问道:“你真的愿意在这里待这么久?”
要不是被几国军方盯上,坎威尔自己都不想在这种鬼地方待着,谁不知道要去纸醉金迷的地方住着才快乐。
王雪娇耸耸肩:“当然不,我挣钱,就是为了享受的。一次多做一些,我只管在投料的时候参与,别的时候,我要拿着钱去世界各地享受快乐。”
同一个配方的毒品都是统一标准,又不存在客制化。
一次就能生产出来很多,有人要就卖,全世界那么多瘾君子,难道还怕冰毒滞销不成。
要是当毒贩还得7X24小时待命,全年无休,这毒贩当得还有什么意思!跟普通社畜有什么区别!
王雪娇的方案和要求非常合理。
坎威尔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等这批货做完,我们就开始生产新配方。”
“好啊~”
王雪娇与坎威尔达成合作协议的时候,张英山已经在制毒工坊跟人比划着了解到一整套的生产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