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那伙头上戴着头巾的人,在发动进攻的时候,只关心眼前的军车,完全都没有注意到在一百多米远的地方,还有一伙人有如此强大的火力,在他们眼中,那些人只不过是刚好凑在一起歇脚的路人甲而已。
有小车,有货车,还有两辆小破公交,破公交的位置不够大,不少人挂在外面、蹲在车顶,穿得乱七八糟,一看就是穷鬼,压根没把他们当回事。
谁知道这些穷鬼的衣服一掀,掏出来的枪比他们的还要好。
余小姐一声令下,猛虎帮众个个争先,人人奋勇,只求能在老大面前留个好印象。
点三八嘈嘈如急雨,点四五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射,大弹小弹落脑门。
给换防的士兵空出了急救战友的时间,紧急把人抬到路边进行救治。
不过他们是来换防的,谁能想到几个小时的车程能出这么大的事,连消毒绷带、药物都没有带,只能把自己的衣物脱下来,扯成条给战友扎住血管。
王雪娇就是打算去立棍闹事……不是,是护送重要客户上任奎达的,不管是给人开口子的家伙,还是把给人缝伤口的东西,都带得很齐全。
当袭击者的火力被完全压制住,王雪娇让她的保镖们分出十几个去救人。
保镖们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把伤者按住,有人负责治疗。
有几个换防的士兵是新兵,从没杀过人,也没见过血肉横飞的场景,只见眼前的人利落地用小刀将伤者的衣服割开,用打火机燎一燎刀尖,就往伤口里面插,把子弹头挑出来……他们整个人都是懵的。
听见有受伤的战友喊口渴,有人缓过神来,要倒自己水壶里的水给他,被猛虎帮的帮众阻止了,小战士不理解为什么,猛虎帮的同志给他比划了几个动作:“喝完就死。”
猛虎帮的人不懂其中的科学原理,只是他观察过几百个重伤后喝水的死亡案例,男女老少弱壮都有,已经足够得出结论了。
王雪娇带来的一百多个保镖里,至少有一半人具有医疗技能。
他们的医疗技术完全是野路子,没有技巧,全是经验,样本数量超千人次。
光是子弹伤的分析和治疗,就能根据普通子弹、达姆弹、穿甲弹进行论述,此外还有烧伤、炸伤、擦伤的不同感染期和处理方式的分析,包括伤后禁忌,详细到禁止在伤口未愈合时说笑话。
要是写成论文,正文部分绝对可以超过三十页。
有一个伤兵是兄弟俩一起来的,弟弟今年刚满十七岁,看见哥哥身上哗哗流血,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忍不住抹眼泪,一个猛虎帮众见他太可怜了,也想起了自己家里的孩子,掏出一个玩具送给他。
那是一个竹蜻蜓,但余梦雪版。
双手一搓,余梦雪的几片裙子就飞起来,形成一股上升的力,竹蜻蜓就飞起来了。
为了表示虔诚,竹蜻蜓设计的很用心,不像普通的竹蜻蜓,飞上去以后,上升力没了,就直接掉下来。
这个竹蜻蜓会飘飘忽忽的稳定落地,裙摆会把整根棍子支起来,确保余小姐不会以一个尴尬的姿势栽在泥里。
以巴基斯坦的信仰,是拒绝偶像崇拜的,就连卖衣服的塑料人都不可以有头。
小战士却小心地把竹蜻蜓收起来,这不是偶像崇拜,这是存在的人,是救了他和他哥哥的人,他亲眼看见了!这跟照片有什么区别!
蒙面人在山坡上留下了几十具尸体,剩下的人全部逃走,士兵们呼叫支援。
真等他们把支援叫来,王雪娇都不知道要怎么跟支援解释她这有这么多家伙。
虽然,这里军火贩子都住在使馆区隔壁了,家里还放存货……
不过直接舞到军队面前跟私底下干还是不一样的吧,王雪娇决定先溜走了。
她告诉他们:“我也有重要的事情做,先走一步,有缘再见。”
顺便提醒他们一句:“你们最好说是你们自己干的,你们自己打退了袭击者,这样比较有面子。”
士兵们这会儿忙着照顾战友、收拾袭击者的尸体和他们留下的枪支,也没空跟她多聊,痛快的挥手告别了。
等支援队伍来了,死者被收敛,伤者被送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对外的口径可以说是他们自己打退了袭击者,但是内部调查的时候就没法解释他们哪来的火箭炮了。
队长如实向上交待了他们在路上遇到的一队人:
领队的是中国人,但是跟着的一大队人长得跟领头的中国人又不一样,似乎语言也不一样。
队长也不明白,这明明是干了好事,为什么他们却不希望说出去。
他汇报的上级领导,再向上汇报,这位领导的家里条件不错,见识过几次中巴合作,知道在1968年的时候,有一万中国军人换上巴基斯坦的军服进入巴基斯坦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