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第6/8页)

这两人在商会也算是有头有脸,且是会长的左膀右臂,会长想保住他们。

“别急啊,菜还没上全呢!慢点喝,今天有刚刚捕到的苏眉,特别大,我还请了整个芭堤雅最好的厨子,专门为余小姐烹饪,不尝尝就可惜了。”

王雪娇无奈地撅嘴,夹着嗓子:“有人把我的脸放在地上踩,我伤心都吃不下饭了,哎,苏眉还是下次吧!对了,记得让厨房标上产地,要是这鱼是吃过人肉的,那我就不吃了。”

“哈哈哈,余小姐真会说笑啊。”会长拼命向两人递眼色。

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

商会这里的人只是“为了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而铤而走险”的普通商人,偶尔会“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而践踏法律”。

而余梦雪是“为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危险”的那一款。

两人终于意识到他们对面的是一个可以完全不讲规矩的毒枭,而不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或是讲究你情我愿的合法商人。

有人先撑不住了:“既然余小姐这么看重这件古董,我的就退给余小姐吧,就当交个朋友。”

另一个人也怕了,赶紧表态:“我也愿意还给余小姐,君子不夺人所好,老人家一辈子不容易,就当我全他一个心愿吧。”

“多谢两位的理解。”王雪娇手里的杯子轻轻放在桌子上,又兴高采烈地问会长:“那个苏眉什么时候端上来,我迫不及待地想尝尝了。”

·

·

“你们什么时候来啊!”王雪娇在电话里面的语气像在问父母什么时候来接她放学的孩子。

她正在与部里对接办理文物盗窃案的同志哀嚎:“要是拖到十月份,他们先是有个什么五世王逝世纪念,后面还有一个九世王逝世纪念,全都是要放假的,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来啊!”

王雪娇不信任泰国警方,在她看来,整个泰国警方就是“洪洞县里无好人”。

万一那八件文物交到泰国人手里,等国内警察来了,泰国人说被偷了、丢失了、不知道上哪儿去了,那可怎么办,难不成还能追究泰国警方内部管理不严之罪吗?

王雪娇执意要等到国内的人来,把八件文物接走,她才能安心回到金三角。

文物到手的当天中午,王雪娇就打电话通知国内快来接货。

其实,由于这是新中国第一文物大案,特事特办,国内一切流程从简,快到飞起,但泰国毕竟是一个主权国家,想要派人过来,还找国际刑警组织跟泰国警方对接进度。

泰国人的办事速度就没这么快了。

王雪娇下午四点又打了一次电话,问飞机是不是已经在路上了,得知还在走流程,她晚上八点又打了一次,问手续办完了没有。

简直比负责侦破此案的局长还暴躁。

她疯狂催催催,骂完国际刑警组织的对接效率,又顺便把连先王死了都要列成公共假期的泰国人也骂了一遍。

凭什么以前的皇帝死了也要放假,像中国就不这么干!

在王雪娇的骂骂咧咧中,第三天,从中国来的警察终于赶到芭堤雅。

他们从商会的会长手里接过八件失窃的一级文物,举行了隆重的移交仪式,拍照、采访、新闻发布会,高度赞扬了泰国警方的办事效率,以及在打击犯罪上的友好合作,对华商的正义之举也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

从泰国起赃的对外说法是:文物贩子想销赃,被正义的侨胞举报给中国境内的警察,因此中国警察才会获得文物线索,并循线追踪而来,并顺利回收所有文物。

至于那个企图倒卖文物的男人,完全没有人提起他,仿佛他从未出现过。

有那么一股懂事的“海浪”把他从泰国湾向南推,再向东推,推进九段线以后,然后再一路向北推,一直推到中国境内的某个海滩上,恰好被人捡到。

面对大自然的馈赠,已经在全国跑了大半个月不着家的同志们非常感激,有了一个活的突破口,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关于这股海浪的详情,泰国境内无人知晓,只有一些道上的人知道,余小姐曾经和小白脸驾快艇出海,出海嘛,自然要备一些东西的,有不止一个人看见船上摆着防水大桶,足够装得下一个抱膝蹲下的成年人。

等他们回来以后,那个桶就没有了。

据说那个文物贩子跟余小姐赌骰子的时候输了,但是他想赖账,余小姐一生气,就把他装到桶里扔进了海里。

余小姐的名字终于在芭堤雅的帮派分子之中传开了,据说余梦雪一不高兴,太平洋的水位会上涨。

相比之下,华裔圈子里的传言正常太多了:余梦雪一怒,湄公为之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