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6/9页)

王雪娇看出了惠警长的紧张,可是她什么都不能说。

这一车厢的歹徒最多有一两个是死刑,其他的大概十年,表现好八年就出来了。

人群里甚至还有几个脸明显都没有长开的小崽子,最多十二三岁,他们连工读学校都不会进,只会被家长领走,然后继续为祸天下,等到年龄才会被处理。

但其实他们已经有视力、有记忆力,甚至有了自己的是非观,有了自己的选择。

当初红队灭前任特科负责人的时候,就因为一时心软,放了他的女儿和上中学的侄子,结果侄子被人找出来,带着军统在大马路上指认那天去他家的红队成员。

这些被指认出来的人,受不了酷刑,又拉扯出更多的人,给地下工作造成巨大损失。

王雪娇认真学习此案例后,学会了三件事:

老大不一定可靠!

谁说孩子什么都不懂的!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干杀人放火的事,一定得把脸挡着,绝不能漏了底。

哪怕她从今以后再也不干卧底这活了,也绝不能在这么多人面前暴露自己是警察的身份。

所以,她决定稍微张狂一点,强调一下“我不是条子”。

惠警长站得高,一眼就看见最后进来的四个人手里各握着两把枪:

两个男熟人手里握着的是五四式和土枪;

女熟人手里握着的是六四式和土枪;

不认识的鸡心领毛衣男人手里握着的是格洛克和土枪。

这是什么世界,惠警长知道现在枪支非常容易获得,就是没想到这么容易。

他想起刚才王雪娇他们教他怎么解绳子,动作是那样的熟练,他们说他们是魔术团,看在他们是在帮自己的份上,他暂且相信了。

现在应该说什么?他们手里拿着的难道是道具枪吗?

也不是不可能哦

等等,刚才那三个拿着枪顶在他头上的人怎么不在人群中?

这四个人手里的土枪难道是

手里有真枪的人不会被拿着道具枪的人缴械,他们不在,说明他们已经死了。

那四把枪都是真枪。

不是警察,又拿着制式枪械,杀了人还一点紧张慌乱都没有,好像杀人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惠警长的心底蹿出一阵凉气,难道他看走了眼,那几个帮他抓小偷的,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劫匪人多,手上沾的是抢劫罪。

那个女人火力强大,还杀了人,那就是故意杀人罪。

都不是什么好人。

以乘警那区区两把枪,同时与两拨人对峙,是死路一条。

但是他又应该怎么办?

谁是敌,

谁是友,

谁是能争取的同盟?

惠警长感觉自己的脑浆都要烧干了,在滋滋冒烟。

他一咬牙,朗声道:“你们之间的恩怨,我不管!要生要死,都在餐车里解决,谁也不许到其他车厢骚扰乘客,否则,不要怪我不客气!”

说完,他还颇有气势地挥了挥手里的两把菜刀。

两个乘警更是紧张,按在扳机上的手指都僵硬了,背后冷汗直冒。

张英山是个有礼貌的人,出门把门带上是最基础的礼仪,所以,他已经把通向硬卧的门关上了,还顺便教最后几个铺位的乘客把列车员的扫把找来,把门把手卡死,千万不要把人放进来。

劫匪们知道留在餐车里就是死路一条,前后都有枪对着。

往哪里跑?

当然是往好人那里跑。

匪首忽然抓过自己身边一个懵懵懂懂的人,用惠警长的那把七七式顶着他的脑袋,向惠警长的方向逼过去:“让开!不然我就杀了这个乘客。”

乘警们最担心的事发生了,他俩下意识望向惠警长,等他下令。

如果放这些人过去,前面就是一个大拐弯,火车会放慢速度,他们就能从硬座车厢的窗户跳出去,乘客的损失就再也追不回来了。

如果不放,他们会杀掉人质。

“要是你们不让,他死了,就是被你们害的。”匪首一步步向前逼近。

两个乘警见惠警长迟迟没有下令,也不敢担这个责任,他们下意识向后退。

退了第一步,就有第二步、第三步

眼看着只要打开这道门,就是车辆连接处,然后,就是硬座车厢了匪首内心大喜。

“啪!”枪声响起,回荡在餐车里。

匪首的脑袋溅出一蓬鲜血,倒在地上。

劫匪连着乘警都愣住了。

张英山将举着枪的胳膊收回来,语气平静地说:“还有谁想走?我就不留了。”

他说的不留,跟一般人说的不留,好像意思不一样

有一个劫匪忽然弯下腰捡起匪首留下的七七式,又勒住人质的脖子,用人质当肉盾挡住自己,对乘警嚎叫:“你放我过去!就放我一个过去!不然,我就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