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2/10页)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地流。
连下五天的雨了,整个影视城,连着附近的丘陵与农家,都好像被一层朦胧烟云笼罩着。
这是北方人向往的“烟雨江南”,是南方人比谁内裤袜子多的不开心日子。
何敬辰尽量把室内戏都往前挪,一天之内,王雪娇早上还跟程明风温柔缱绻,上午就冲着他的遗像冷笑,下午打死了跟着自己吃里扒外的小弟,晚上,这小弟就诈尸了,王雪娇才刚刚笼络他,说“跟着我干干好,将来有我的,就有你的。”
精神是分裂的,服装和妆造也要不断的换。
王雪娇本来就不是爱逛街的人,连换五身衣服,对她来说是令人烦燥的事情。
《黑色牡丹花》是现代都市剧,下雨虽然对拍摄造成不便,倒也不是什么致命的问题。
隔壁的《大漠三千里》剧组直接歇了,大漠的雨,下得李元昊的皇宫里漏水,地上的沙子粘得像海滩,这像话吗!
所以,张平理直气壮地放了剧组所有人的假,但还有挂着商州牌照的车往剧组运送道具。
在没有夜戏的一个黄昏,张平找上王雪娇:
“余小姐,我这边准备的差不多了,您那里怎么样?有没有有兴趣的买家?”
“准备的差不多了?你准备什么了?”王雪娇很好奇,是做好假的鉴定证明了,还是找到假专家了?
张平将王雪娇请到那三层小楼,王雪娇终于有幸进入了地下室,那天晚上有三个人从这里面跳出来,直接导致了寸草不生,鸡犬不留事件。
地下室里都是各种古代风格的瓶瓶罐罐,都是金属质地。
“怎么没一件瓷器?张导不喜欢?”王雪娇伸手去弹了弹其中一个小博山炉,手指上立马被染上一层绿色。
张平笑道:“瓷器太难运啦,往地上一摔,就是白辛苦,不如金属。”
“啧,我还想自己买点呢,但是我家那里的条件你也知道,这些东西去了,也是生锈的命,只能用瓷的。”
张平忙不迭地说:“有有有,您想要什么,我都可以尽量给您弄来。”
“哥窑、汝窑的我都喜欢,上回我在故宫珍宝馆里看到一件汝窑的花瓶,觉得很不错,你能弄来吗?”王雪娇问道。
“故宫啊,没问题,就是要点时间。”张平满口答应。
现在从博物馆里弄东西简直太简单了,马王堆的素纱襌衣就是在博物馆里丢的。
张平热情介绍:“屋子里的这些其实都是赝品,用来转移注意力的。”
“看出来了,真的铜锈也不能这么容易掉。”王雪娇搓了搓手指,“搞这么多,你这是搞梅花分瓣计呢?”
“小心驶得万年船,要不是这次要出手的货太贵重了,我也不会这么下本钱。”
自从上次的缉私外包故事之后,王雪娇从缉私警那里学习了很多走私的知识。
居然不需要知识,九十年代走私,就是一个字:莽!
火车没有安检,佛头放在夹包里就上火车了。
在港深之间卖菜的小贩筐子里想装啥就装啥,只要背得动,什么瓶子罐子,往菜叶子底下一放,就轻松带出关了。
走大货要用船运,有钱的搞快艇,缉私警看得见,追不着。
没钱的用渔船,把文物用防水布一包,沉在水中,吊在渔船下面,缉私警就那么几个人,也不能每一艘渔船都拦下来查一查。
看得出来,张平确实为了卖这个舞马银壶很努力了。
“哦,你说的做准备,是这个准备啊还没证明它的价值,就先惦记着怎么运出去,是不是操心的太早了一点?”王雪娇不以为然。
张平自信地拿出报纸,报纸上刊登了一个豆腐块大小的新闻,说某博物馆库房失窃,警方正在调查云云。
“不是刚丢吧,怎么才报出来?”
“前面他们藏着掖着,只敢偷偷找,不敢报,我把舞马银壶的仿制品卖得到处都是,让他们上一级的人看见了,哈哈哈。”张平对此十分得意。
文物贩子非常喜欢新闻,报纸上说哪里发现了古墓,他们就去哪里收购,报纸上说哪个博物馆发生失窃,立马就有无数仿品出现,个个都自称是从那个博物馆里弄出来的货。
对他们来说,新闻就是指路的明灯,证明货品真伪的鉴定专家。
张平将报纸小心收好:“再说,买古董,买的不就是那么一个想法么,觉得它是,不是也是,觉得它不是,是也不是要是图一个保值增值,那就更简单了,从苏富比拍卖行转一圈,全天下都知道它的身价。”
“所以,这里的全是假货,真的呢?”王雪娇问道。
张平笑道:“真货当然是见到真佛才拿出来,不然放在这里,让下面人毛手毛脚碰坏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