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7页)

“这么一看,古装片里画得那么邪门的海捕文书,是有原型的,我错了!我不该骂道具师收钱糊弄事。”王雪娇撇撇嘴。

胡嘉嘉妈妈临走的时候,把她腌的一大罐咸菜给了胡嘉嘉。

这是襄樊风格的腌萝卜丝,萝卜削了皮,切成丝,晒干了腌,吃到嘴里微辣干香,说是咸菜,其实更像是小零食。

王雪娇抓了一把萝卜丝,用塑料袋装了,盛在兜里,时不时摸一根出来吃,她对这个萝卜丝太满意了,吃的时候一脸的沉醉,照张英山的说法:“你这表情,要是让队里的靳诚看见,保准把你拉去做药检。”

“那我就跟珠珠告状,罚他无妻徒刑。”王雪娇满不在乎地又往嘴里丢了一根萝卜丝。

靳诚,绿藤市刑警支队的缉毒大神,某大学化学系高材生,据说他还没毕业,省厅就看上他了,是曾局长一哭二闹三上吊把人给求来的。

事实上,是他一哭二闹三上吊要求去市局,因为他的女神,法医秦丽珠在市局。

啊,难得一个阳光灿烂,无风无雨的悠闲日子,今天没有王雪娇的戏份,她带着轩辕狗剩四处溜达。

“姐姐,你在吃什么啊?”路边有一个小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她。

“萝卜丝,要尝尝吗?”王雪娇笑着向他走去。

突然,轩辕狗剩抽动了几下鼻子,围着他的脚正转一圈,反转一圈,好像在确定什么,然后,它忽然人立起来,伸出前爪,就要去扑那个孩子的口袋。

“你发什么疯!”王雪娇厉声喝道,一把拉住绳子,把它固定在原位。

村里的孩子见惯了小猫小狗,完全不觉得小短腿的轩辕狗剩会对他造成什么威胁,还呲着牙傻乐,伸手把王雪娇递给他的萝卜丝接过来吃了。

“咦,我这里还有鞭炮,一起玩啊~”上次那个乱炸鞭炮的熊孩子的“赔款”还在王雪娇的口袋里,她摸了摸,还有一大把,足够她祸祸的。

普通村里孩子只会点着了,一扔,“叭”,结束。

前几天,陈大麻子给王雪娇提供了灵感,开发新玩法:把一根鞭炮折断,露出里面的火药,然后把另一个鞭炮架在折断处,再点火。

引火线会先引燃火药,呲出烟花一样的绚丽效果,然后再炸。

很简单的操作,不过村子里没人这么玩,小孩十分新奇,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还亲自上手试了试。

不出意外的话,他会去小伙伴面前炫耀这种新玩法。

王雪娇得意洋洋:“怎么样~好玩吧~没玩过吧~”

小孩不甘心就此被压过,站起来,高呼:“我也有好玩的!”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根黄褐色、半透明的弹性橡皮管,橡皮管的尽头,是一枚银光闪闪的,医院用的注射针头。

小孩兴冲冲地给王雪娇演示怎么用:先把针头插下来,把橡皮管撑大,套在自来水龙头上,自来水把橡皮管撑的像一根香肠,再把针头套上去,然后,就可以拿着它像嗞水枪一样,到处嗞着玩了,要收住水势,用手指掐着管子就行。

王雪娇皱眉,此时,她必须得做一个扫兴的大人:噫,多脏啊。

国内在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有了一次性注射器,不过只有协和之类特别高档的医院使用,1987年卫生部正式下文推广。

推广归推广,小地方根本用不起。

一直到2010年,依旧有很多地方还没跟上,针头放在铝饭盒里加热消毒,使用的时候,用镊子夹一根出来,套在玻璃注射器上。

这种注射器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重要传播途径,不少八零后九零后因此中招,是中国肝炎的爆发巅峰。

“你这个针头是从哪里来的?”王雪娇问道。

小孩不以为意:“我捡的!”

“给我看看。”

小孩大方把水枪递给她,叮嘱道:“不要弄坏了。”

王雪娇接过自制水枪,仔细端详,针头上甚至还有血迹,尖端崩掉了一小块,可能就是因为有损坏,无法继续使用,它才会招致被抛弃的命运。

王雪娇想起萧音晚的话:“我们医院出现了吸毒过量人员”

靠,这不会是吸毒的人用的针头吧,那能传染的病毒,可就不止乙肝了。

吸毒佬的钱都拿去买毒品了,其他东西,能省则省,一根针头十几个人共用是常见的事。

已经发展到注射阶段的吸毒佬,为了追求更刺激的体验,会把自己的血抽出来,混在毒品里,然后再打进去。

他们连开水煮一煮这个步骤都不会有,随手就能集齐乙肝、艾滋全家福套餐。

王雪娇笑眯眯地把水枪还给小孩,循循善诱:“在哪捡的呀?我也想去捡一个玩。”

“跟我来!”小孩对这个跟他一起吃萝卜丝,一起玩鞭炮的大姐姐毫无防备之心,小手一挥,带着王雪娇一路小跑,路上王雪娇问道:“你们都在玩这种水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