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3/5页)

够了,又是这一套。

纪明川在心里抱怨了一句,唇角却又微微勾起:“这些事 很多 人都能做到,我也没 什么特别的。”

阶梯教室的座位十分宽敞,纪明川的书包就放在他右侧,一个空座位的软垫上。楚天青忽然注意到,纪明川的书包上竟然挂着那一只毛绒金鱼,是她之前送给他的礼物。

小小的毛绒金鱼,正悬在半空之中,纪明川一直把它带在身边,从未遗忘。

楚天青小声说:“你在我心里很特别。”

“有多 特别?”纪明川侧头看她。

楚天青露出一个灿烂笑容:“和郑相宜、顾思安一样特别,你们都是我的朋友,对 吧?”

她听见纪明川“呵呵”地笑了,他又把头转回去了,却没 忘记回答:“对 ,你说的都对 。我和你的朋友关 系可能还比不上郑相宜、顾思安,你有你自己的朋友圈,我勉强算是个编外人员吧。”

楚天青“哈哈”地笑出声来。

与 此同时,段启言老师敲响了讲桌:“上课了,同学了,老师要开始给你们讲题了,专心听讲啊,这一次的复赛试题难度很大。”

楚天青不再 说话。她认真听讲,但也不记笔记,只是双手托腮,静静地看着黑板和讲台。

段启言讲题的速度很快,课堂气氛一直很好,几 乎每道题都有学生 主动举手提问,段启言也耐心解答了。

讲到最后一道题的时候,段启言站到一旁,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温水,润了润嗓子,才微笑着说:“好,这是一道函数分析题,老师之前问过你们,谁做出来了?本 来不抱希望的,没 想到,楚天青做出来了。楚天青,你到讲台上来,把你的解法 讲给大家听听。”

段启言还说:“楚天青有很多 简便运算的小巧思,你们记得多 做笔记啊。”

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楚天青心跳飞快,却还是站了起来,缓步走到了讲台上。她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飞速写出她的解法 :“这是一道典型的复变函数三线性定理的应用,或者说是调和函数的最大值估计,我们可以利用边界的两个已知上界,通过调和函数的插值原理,算出中间点的最大值……”

楚天青在黑板上写得极快,运算过程没 有一丝停顿,台下同学也在“刷刷”记着笔记。楚天青把她的思路全部说了出来,就连心算的技巧也讲解得清清楚楚,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每一个人。

她写完了以后,又有同学问了几 个问题,她一一解答,也没 有一丝不耐烦。

忽然,台下有人鼓掌,好像是纪明川?楚天青没 看清,全班又开始鼓掌了,阶梯教室里掌声雷动,她由 衷地笑了一声,面朝同学,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能给大家讲题。”

这堂课结束之后,同学们嘴上不说,心里也都明白了,楚天青一定能进省队。她虽然没 有经历过长达几 年 的竞赛训练,但她对 自己的要求是极高的,或许从小就开始锻炼心算能力,也在小学、初中阶段提前学完了高中、甚至是部分大学课程。

因此,她转来省立一中之后,扶摇直上九万里,老师们器重她,尽力辅导她,同学们仰慕她,却也追不上她的脚步。

九月下旬,数学竞赛、物理竞赛的复试成绩都出来了。

如 同所有人预料的那样,楚天青在数学、物理这两门竞赛中都取得了极好的成绩,顺利入选省队。

然而,除了楚天青之外,没 有任何一个非竞赛班的学生 拿到了省队的名额。

纪明川和去年 一样,只拿了一个数学竞赛省级一等奖。他早有预感,也就没 当回事 。他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语文上,他一定要考到语文满分。

郑相宜也失败了。她虽然获得了物理竞赛省级一等奖的荣誉,却还是没 能进入省队。

郑相宜知道自己发 挥失常了,化学竞赛甚至只考到了省二等奖,比起去年 ,竟然还退步了。

至此,她的高中竞赛生 涯已经结束,这次考试是她最后的机会,而她终究没 有抓住。

多 年 来的心血,全都浪费了。

高一开学之前,她参加过选拔赛,却没 考上竞赛班。

后来,她付出了很多 努力,才取得了现在的成绩,可是还不够,远远不够。

她还记得,复赛的那天早晨,学校的校车把她送到了考场门口,妈妈也来了。妈妈是开车来的,那一辆白色轿车停在路边,她看见那辆车,心头一热,妈妈对 她的爱,从来都是毫无保留的。

妈妈给她送了一碗八宝粥,还特意穿了红色旗袍,祝她旗开得胜,可是她又一次让妈妈失望了。

郑相宜消沉了一整天,却没 在寝室里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