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3/5页)

等人出了屋子,何老婆子再瞧往她做鞋垫子,不禁摇头笑了笑。

丽娘虽有干劲,但就是耐心差了点。

在何老婆子的陪同下,每日下午日头最大的时候,陆鸢还是乖乖在屋里做鞋底,只是进展还是很慢。

陆鸢不想天天窝在家里做鞋子,再说下了点小雨,是最好的采笋时候,早上她都会喊上黄兰,还有她闺女儿子一块出门挖笋子。

陆鸢让他们把挖到的笋子都卖给她,一根最少三斤重的笋子,她给他们一文钱。

这几日的天气,也就早晨那会凉了一些,晌午还是有日头的,且还是热的。

趁着还没变天,她自然想多挖点笋子晒笋干。

充实且忙碌的两日过去了,又要为摆摊做准备了。

十斤豆子泡了水,都有几十斤了,之前磨两斤都得差不多半个时辰。

这几十斤泡好的豆子,最少得磨两个时辰。

时间久,可也不能提前去磨。豆磨成的浆放不久,容易坏,得太阳快下山才能去磨。

上回就做了七斤多的豆子,她都快累瘫了,这回又多了几斤,她还要去挑山泉水,这忙活下来,明天都起不来了。

这肯定是不行的。

不会带团队,只能干到死。

她等不了祁晟恢复了,得请人,必须得请人!

陆鸢心里有了念头。

她应过里正娘子送豆花,所以就先带了一斤豆子去磨。顺道和里正娘子说了请人磨豆子的事。

里正娘子问:“那你能给多少工钱?”

陆鸢应:“我泡了十斤的豆子,还剩九斤泡好的,估计得磨两个时辰,八文钱够吗?”

里正娘子笑道:“够了,这活有的是人想抢着干。”

陆鸢问:“那里正娘子觉得可以喊谁?”

里正娘子停下针线活,仔细想了想:“咱们村子有一家子,家里也没了劳动力,十四五岁的孩子带着三个弟弟妹妹,过得艰难。弟弟也有十岁了,兄弟俩都是能干活的年纪,倒是可以把这活给他们干,他们肯定会很卖力。”

“你要是同意,我就喊他们过来帮忙。”

里正娘子心肠软,便是有挣钱的活计,也没想着让家里的壮年干。

且他们家多了一些田,耕种都还来不及,自然也不挣这个钱。

陆鸢缺人干这个活,有人能干,也能干得好,她都不挑,是以应道:“可以呀。”

想了想,又补充:“不过,里正娘子你先与他们说好,这豆子得磨得细腻,要是这一回干不好,我下一回可不要他们做了。”

里正娘子笑应:“你不提,我也会与他们说。”

她想了想,又说:“这豆子多,费时间。太早磨了也容易坏,我让他们晚上过来磨,你早上再过来挑回去,你看成不?”

她天蒙蒙亮就过来,有一个多时辰的时间煮豆乳,也是来得及的。

陆鸢应下,随而又道:“我先回去做豆花了,一会再送来给里正娘子尝尝鲜。”

里正娘子笑道:“我先前说笑的,你也别当真,还是留着卖钱,给阿晟治眼吧。”

陆鸢应:“就几碗豆花,不值什么钱的。”

她与里正娘子多唠了几句,便提着豆磨成的浆回了家。

做好了豆花后,分在碗中,陆鸢再兑好糖水一块放。

做好了豆花,陆鸢与老婆子则先送了六碗去黄兰家,然后又送了六碗去里正家。

两户家里的人口都多。里正家就有九口人,肯定是送不了这么多的。所以陆鸢装得满满当当的,到时也能和家里人分一分。

送到里正家,里正娘子尝了一口豆花后,惊喜道:“这豆花可真细腻,可比我以前在县城里吃过的还好喝!”

说着,又道:“这镇上也没有卖豆花的,你这一摆出去卖,生意肯定好。”

说着又继续吃剩下的小半碗豆花,边吃边赞叹。

吃完后,里正娘子问:“那你这一碗豆花卖多少文?”

陆鸢道:“这成本大些,但卖得太贵也没人吃,我琢磨着换成小碗,买两文钱一碗。”

海碗看着碗口大,但底小,实则也装不了多少。换小一点的碗,碗口小一些,再浅点,其实也看不出太大的差别,可分量却少了许多。

里正娘子点头:“也是,买三四文钱一碗,便是用你之前装豆乳的碗,我也舍不得吃,可若是两文钱,便是小碗些,我也想买一碗尝尝。”

“那这之后可还卖豆乳?”

陆鸢应道:“卖的,但肯定会卖少一些。”

她也担心对家的豆乳会降价,所以这回就只做小桶一桶的豆乳,就算亏本,也亏不了多少。

里正娘子望向何老婆子:“老太太明日可还要一块去?”

何老婆子应道:“我不去,她估摸着连歇口气的闲工夫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