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4页)
陆鸢挑起担子正要走,就在人群中看到了杏娘的离开的背影。
得,回村后又全是她的流言了。
陆鸢叹了一声气,挑着担子就往有间食肆走去。
她在食肆外放下了担子,走了进去。
柳掌柜正从后厨出来,见是她,便道:“过来问笋干的事吧?”
陆鸢点了点头,问:“柳掌柜觉得那笋干怎么样?”
柳掌柜应道:“确实不错,很下饭。”
“只是我这食肆也不大,要不了太多,你下回就给我拿两三斤过来吧。”
陆鸢喜道:“这不巧了,我这趟正好带了笋干。”
柳掌柜诧异,不禁好奇:“你怎么笃定我会要你的笋干?”
陆鸢应:“我也不确定柳掌柜要不要,就先带过来了,不要的话,我就再带回去自己吃。”
柳掌柜笑了笑:“那拿过来吧。”
陆鸢转身去把笋干拿了进来,放到了柜台上,说:“这里边究竟有多少,我也不清楚。”
柳掌柜让小二去拿称过来。
一称,是三斤二两。
陆鸢道:“零头二两不算,就按整三斤算吧。”
柳掌柜笑了笑,她虽这么说,还是算了十九文钱给她。
“一共十九文,你收好。若是之后我还要笋干,会让你同村的刘俊生给你传话。”
陆鸢大概数了数,笑着感谢:“那便谢过柳掌柜了。”
陆鸢从食肆离开,就去买了何老婆子交代的精米。
之前买的精米,祁晟也已经快吃完了,又得买了。
陆鸢回到了市集,又买了半斤肉和四斤豆子,最后停留在布摊前挑了二尺相对软和的布,这布不是在铺子里,也便宜了些许,只需六文钱一尺。
两尺布,应该也足够她做两身贴身衣物了。
至于外头的衣服,得准备做冬衣了,现在就不用再添置了。
忽然想起应承过两个孩子的糖葫芦,陆鸢花了两文钱买了一串糖葫芦后,就径自去镇口了。
来镇上的人回来了,都古怪地看着她,应是听杏娘或是旁人说了媒人的事。
这媒人还真是缺德,明知她是答应给别人的孙子做媳妇,才能借住在别人家。
且古人在外含蓄,这媒人倒好,竟直接找来,就在人来人往的集市上给她说亲,也不怕坏了她的名声!
这媒人无非就是笃定了她肯定会答应改嫁。
就算不答应,今日的事也能让她在祁家待不下去了,届时走投无路了,只得答应这婚事。
还真应了卖菜大娘那句话,这媒人就是个黑心肝的。
陆鸢上了牛车,一路上也没有与其他人交流,他们也没问媒人说亲的事。
一到围山村,陆鸢挑着担子就快步往家里赶。
陆鸢紧赶慢赶的同时,也希望这会何老婆子能在家。
媒人给她说亲这事,何老婆子从别人口中听到与从她口中听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到了院子外,陆鸢从篱笆望进去,瞧见何老婆子在屋子门外做针线活,她才松了一口气。
她平缓了一会,才进的院子。
春花见到她,高兴地跑了过来。
陆鸢把糖葫芦拿了出来,递给春花:“给你和妹妹的,你们分了吧。”
春花接过糖葫芦,朝她举来:“娘先吃。”
陆鸢摇了摇头:“我不吃,你们去吃吧。”
她现在哪有心情吃什么糖葫芦,得先说事。
陆鸢放下东西,边收掇着边开口问:“老太太可认识有什么姓牛的人家?”
何老婆子头也没抬,问:“怎么这么问?”
陆鸢顺着她的话说了下去:“今早在集市摆摊的时候,有个自称是媒人的大娘来寻了我。”
何老婆子手中的针线活一顿,抬起头看向了她,眉头皱起:“咋回事?”
陆鸢告状道:“她说是上河村牛二福托他向我说亲的。”
这话一出,她就见何老婆子黑了脸。
陆鸢继而道:“先前也没听过这一号人,怎忽然就在我能挣几个钱的时候出现了?”
“我寻思着肯定是冲着我能挣钱来的,再者我都快要嫁给祁晟了,所以一口回绝了,也把那媒人赶走了。”
陆鸢想了想,又说:“不过听那媒人话里的意思,姓牛对我的底细很是了解,应当是熟人。”
何老婆子把手里的针线活放下,蓦地站了起来,黑着脸就走了出去。
陆鸢转头和两个孩子说:“你们在家乖乖的。”也立马跟了上去。
春花懵懵地看着她娘和何奶奶离开的背影,一想到她娘说的话,忽然就觉得手里的糖葫芦不甜了。
她娘,要和屋子里的叔叔成亲了?
陆鸢跟着何老婆子走了一段路,在一处夯土屋院外停了下来。
何老婆子开口就朝着院子里大声喊:“牛翠你给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