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第2/2页)

上百只鸡鸭才把赵家人的身子补回来。

李解问她,“你累不累?”

“不累,我和宁儿只用晒粮,老太太天天帮我们,重活都是老太太做的。”李莹很感激老太太,“族里送鸡汤来,老太太全给我和宁儿吃了。”

“那怎么行?”李解皱眉。

李莹道,“老太太觉得鸡汤太油腻了,她喜欢清淡的。”

哪有人不喜欢鸡汤的?尤其是地主家的老太太,怕是故意那么说的,李解教妹妹,“往后赵家族里再送鸡汤来,你和宁儿就找借口躲出去。”

“好。”

梨花在船上一坐就坐到了天黑,期间,小吴氏送了晚饭来。

她戴着兜帽,衣领竖得高高的,皮肤蜡黄,瞧着老了好几岁,她把米饭和鸡蛋放在小桌上,轻声细语地交代,“明个想吃什么和堂婶说,堂婶给你做。”

梨花怎么回的不记得了,外面响起咚咚咚的划水声时,她看米饭已经凉了。

一大碗米饭,上面盖着鸡肉,旁边还有碗鸡汤和几个鸡蛋。

无论何时回来,族里都有熟鸡蛋给她吃。

她端起碗,用筷子拨了拨上头的肉,不知为何,心口忽然堵得慌。

“三娘...”赵广安站在船上,雀跃的朝自家小船挥手,“阿耶给你网了大鱼回来!”

附近的鱼网没了,想吃鱼就得去更远的地方,他想熬罐鱼油等梨花回来吃,但族里人累得太狠,只能把鱼给族里人补身子,到现在一滴鱼油都没囤下。

今个儿梨花回来,族里肯定会把大鱼给他。

赵广安喊了好几声也没看到小船有人出来,不禁瞪赵大壮,“你不会骗我的吧?三娘没回来啊。”

赵大壮和其他族里人侯在布满冰棱子的石壁间,迟疑道,“估计睡着了吧,她们在雪地走了好几天,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住,何况三娘还小呢。”

在赵大壮眼里,梨花永远是那个粉雕玉琢懂事乖巧的小姑娘。

她既没应,多半是睡着了。

赵广安接受了这个说法,待船进洞,把船头的绳子抛给赵大壮。

船一停稳,他便如离弦的箭冲了出去,不忘喊老太太,“阿娘,你慢些走,我回去看看三娘。”

他撩帘子入内时,梨花已经恢复如常了,“阿耶,刚刚想事情去了,没听到你叫我。”

“没事没事,阿耶回来就不出去了,你先吃饭啊...”说完,见碗里的米饭不冒烟了,弯腰拿起碗就要走,“阿耶给你换碗热和的饭。”

“我吃得下。”梨花夺回来,“堂婶煮饭不容易,我要是不吃,她该以为饭菜不合我胃口了,阿耶,你出去网鱼累不累?”

“累啥啊...”船里有桌凳,赵广安搬了根凳子坐下,“你不知道拉网时看到活蹦乱跳的鱼多快乐,你阿奶都不想回来了呢。”

老太太没坐过船,更没网过鱼,直后悔年轻时该拦着阿耶卖货,应该去网鱼的。

“阿奶的病怎么样了?”

“时好时坏,她已经看开了,每天乐呵呵的。”赵广安不敢想老太太过世的情景,有些排斥这个话题,“三娘,盐泉镇有益州军吗?”

“没有。”

赵大壮只说梨花回来了,没提到赵广从,赵广安便没多问,“益州派了好几拨探子来,好怕他们去盐泉镇。”

“我们没碰到益州军,也没发现岭南人,倒是在桑树村碰到二伯他们了。”

“你二伯回来了?”

“嗯,他在云州九死一生,我让他做云岭村的村长了。”

“你二伯有些小聪明不假,但比你大伯靠谱,云岭村交给他也好,免得你几头跑。”赵广安拿起鸡蛋往桌角一碰,慢慢剥起鸡蛋来,“你不知道,收完二次稻,族里的人好多都病了,我怕是瘟疫,天天让大夫给族里人把脉,好在有惊无险,两副药族里人就好了。”

“阿耶你也累倒了?”

“没。”赵广安把剥好的鸡蛋放她碗里,见她目不转睛望着自己,举手道,“我的手洗过了,不脏。”

梨花垂眼,夹了块鸡肉给他,“阿耶会不会觉得族里人太辛苦了?”

这样的日子,竟是比在近溪村的时候还苦。

族里人怕是有怨言的吧。

“辛苦什么啊...”赵广安张嘴,咬住筷子间的肉,边嚼边说,“你不知道他们多开心,其他州人口减少,连种地的人都没了,就咱们齐心协力开荒种地囤粮,只要咱藏得好,光是熬也能把他们熬死!”

赵广安咽了咽喉咙,吐出嘴里的骨头道,“有件事你可能不知,入冬后,山里的动物骤减,就这数量而言,那些不顾死活培养嗜血者的衙门最后都不得善终!”

嗜血者食量大,没了生肉生血,看衙门怎么养活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