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第2/2页)
李解下巴点了点荷田,“荷田里好东西,罗四他们收上来,你和三娘子帮着晒。”
鲁小五将信将疑,“什么好东西?”
“三娘子会与你说的。”
昨天背回来的盐是湿的,趁出太阳了得晒晒,想到这点,梨花决定留下来,嘱咐李解道,“你们小心些,真要碰到人,该动手就动手。”
李解诧异地看她一眼,捏着外衫的手不动了。
梨花知道他为何惊讶,在以前,她可能会试探对方的底细看是否能拉拢他们。
然而这样行事,被对方蒙骗也不知,她不想李解因为她瞻前顾后陷入危险中,提着嗓音说道,“无论在哪儿,都不能轻信人言。”
这是她在东高村反思得来的。
阳光破云而出,像轻柔的纱铺在她身上,温柔却又坚定,李解迅速解了外衫,“知道了。”
他们背着桶,先脚下水,脚一沾水,齐齐打了个哆。
梨花道,“先捧水打湿心窝,适应后再动。”
随着他们的动作,涟漪一圈圈荡开,片刻后,最前边的李解拨着水往前游去。
须臾,他拽着几根挂鸡头的细藤回来,抬手将其往上面一抛,说道,“三娘子,这就是我说的鸡头了,你瞧瞧...”
梨花捡起,鲁小五新奇的凑过来,“什么啊?”
“鸡头米。”
鲁小五不曾听过,“鸡头米是什么?”
“一种米。”
说话时,梨花用力掰开外皮,露出里面圆圆的小果实,鲁小五啧了声,“不是莲子吗?”
梨花抠下颗小果实给他,“再看看呢?”
鲁小五想说他家门前就有池塘,还能认错莲子不成?
拿过小果实捏了捏,又凑到鼻尖嗅了嗅味道,惊奇道,“莲子不是这个味,这是什么啊?”
却也不是梨花在饭馆里吃的鸡头米,想到什么,她拿指甲轻轻刮开小果实的皮,笑逐颜开道,“鸡头米,炖骨头汤很香,或者煮熟了加糖水一起吃也好吃。”
“没吃过。”鲁小五学梨花刮开皮放嘴里嚼,顿时有些失望,“没有油拌饭好吃。”
不过看梨花开心,他没再多说,而是问,“要下水摘吗?”
“把盐晾开就来摘。”
小镇上还有人,也许是这片荷田的主人也不好说,可要梨花白白错过这个机会肯定是不能的,她说,“咱摘几麻袋就行。”
“好吶。”鲁小五已经知道水里没有蛇了,帮着把盐晾在竹席上,像泥鳅似的滑入水中。
一行人动作快,不久就将鸡头堆成了小山。
接着又爬上来帮着把里面的鸡头米弄出来。
日头升高,麻袋装满时,李解他们回来了,“镇上的人好像不在,我们弄了盐就回来了。”
凿盐的动静大,镇上真有人,不可能听不到,一旦听到,多少会露出点踪迹,但整个小镇静悄悄的,感受不到半分活人的呼吸,也没任何诡异的身影。
他把桶给上面的人,自己仍泡在水里,思忖道,“要不要仔细搜一下?”
梨花的手满是浆,侧身在打湿的茅草上擦了擦,继续专心掰鸡头米,应声道,“不用了,咱们的目的是盐,取了盐咱就走。”
李解眸色沉沉,似有忧色,“他们反过来跟踪咱们怎么办?”
“不是有小五他们吗?”梨花抬头,瞥向身侧专心致志摘鸡头米的鲁小五,会心笑道,“回去时,让小五他们走后面就行了。”
这倒是个法子。
镇上的人即使染了瘟疫,变得嗜血嗜杀,但没经过正经训练,跟踪探路肯定不如鲁小五他们。
遐思间,上面的人把空桶还了回来,他拖着就要走。
转身时,听梨花说,“回来时,在显眼的位置留个话,告诉他们益州和岭南要进戎州捉人的事。”
李解回头看她,“他们会信吗?”
“想活下去的人会相信的。”
李解张嘴,想说什么,欲言又止。
梨花低着头,没留意他的反应,兀自往下说道,“桶装满,咱就该启程回去了。”
周围的树秃了大半,即使出太阳也不像之前暖和。
深秋,怕是要过了。
这不,回去的路上就下了雪。
细碎的雪夹着雨,不多时就湿了路。
梨花牵着牛,眉眼扑了雪,直眨眼,李解连忙夺了她手里的绳,“三娘子,我扶你去车上坐吧。”
“不了。”梨花抬手擦眼,“车上风大,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