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第2/3页)
黄月要养弟弟妹妹,梨花不好收她的东西,便道,“她们家人多,有点布料留着给孩子做衣服啊...”
“她拿兔子去峡谷那边换的布料...”老太太知道黄家的情况,说道,“她给你你就收着,你若不收,她恐觉得你与她生分了。”
赵多田帮族里干活,族里会分她们炭火粮食。
加之黄月又勤快,养了十几只鸡鸭,条件并没想象的差。
她道,“村里人送你东西你就收着,若实在贵重,你就与你堂伯说,他会帮你还人情的。”
村里人疼梨花是因为梨花带他们过上了好日子,太见外反而不好。
梨花道,“那等阿耶回来叫他给黄家送几个鸡蛋去。”
“行。”
族里最不缺的就是鸡蛋鸭蛋,送几个给黄家没人会说什么。
梨花洗完澡出来,金灿灿的阳光已经铺满了整个院子,老太太拿着竹耙,慢慢赶稻谷。
她的背微微驼着,脚步很轻,似乎怕踩坏了脚下的稻谷。
阳光罩在她身上,愈发显得慈祥。
“阿奶...”梨花擦着湿润的头发问,“篦子呢?”
她声音不大,却给老太太吓得手抖了下,老太太回过神,盯着她的秀发问,“你长虱子了?”
自打逃荒出来,梨花头上的虱子就没断过。
只勤快的那阵子头没那么痒而已。
梨花点头,“对啊。”
“那玩意不好除干净,你得天天洗澡。”说话间,老太太扔了竹耙,大步往屋里走,走到门口时,忽然停下脚步,挠着头转向梨花。
梨花问,“怎么了?”
“三娘你好像突然就长高了。”她抬起手,比划了下梨花的身高,转身进了屋。
然而刚跨过门槛,脚步又停了下来。
她背着身,身形不胖不瘦,哪怕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一丝不苟的发髻仍能瞧出几分贵气。
她低头看看手,再次转过身来。
“三娘...”她望着院里的粮食,松弛的脸上晃过几分惊惧,“我是不是病了?”
梨花心头咯
噔了下,三步并两步跑到门口,“阿奶为什么这么说?”
“你从近溪村出来就长了虱子,我刚刚竟然忘了。”
“嗐...”梨花故作轻松道,“年纪大了不都这样吗?别说阿奶你记不住,阿耶常常拿着水囊找水囊呢。”
“是吗?”
“对啊,不信阿耶回来你问他。”
“不问了,免得他伤心,你不知道,他小时候背不住诗,晚上睡觉都哭呢。”回想小儿子读书时的时光,老太太温柔的笑起来,“你阿耶啊,看着不着调,心里比谁都靠谱。”
做娘的眼里就没儿子的缺点。
梨花附和道,“谁说不是呢?”
眼看话题扯远,梨花以为没事了,哪晓得老太太拿了篦子出来。
冷不丁冒出句,“病就病吧,阿奶这把年纪,不生病反倒不正常。”
彼时梨花坐在矮凳上,身后的老太太替她梳头。
“阿奶没什么怕的了。”老太太心情豁达,“早点去陪你阿翁也好。”
“才不好呢。”梨花趴在老太太大腿上,满脸不高兴,“阿奶你走了我和阿耶怎么办?往后谁给我梳头上的虱子?”
老太太一手拖着孙女乌黑的秀发,一手握着篦子往上梳。
笑道,“不是还有你阿耶吗?”
“阿耶没空呢?堂伯怕你,给阿耶安排了个轻松的活,你若走了,阿耶就得去种地,他从小没下过地,累着了怎么办?”
“我和你堂伯说,农活不给你阿耶做。”
梨花道,“堂伯表面答应你,等你不在了反悔怎么办?”
老太太哼一声,“阿奶死了也是他婶娘,阿奶给他托梦!”
梨花又说,“堂伯不做梦呢?白天这么忙,谁不是回家倒头就睡?”
“......”老太太没辙了,“那怎么办?”
“阿奶你活久一些,堂伯要是阳奉阴违,你就拿棍子揍他,你是长辈,他不敢还手的,而且四爷爷说了,等船造出来,让你选个最好的位置,到时我们乘船捕鱼去,运气好的话能回青葵县呢...”
老太太在青葵县住了一辈子,有机会回去肯定想回去。
哪怕只是看一看也好。
“坐船能回青葵县?”老太太惊讶。
青葵县附近没有河流,乘船去不了,但梨花想让老太太有个盼头,便道,“能。”
“船什么时候能造出来?”
“快了。”
老太太不说话了。
篦子上梳下来的虱子全被老太太用指甲压死了。
前后梳了三遍,见篦子梳不下来虱子了老太太才停手,摸着梨花一头黑发问,“阿奶得的什么病?”
其实她早就察觉自己不对劲了,可每次想问,老三就东拉西扯转移话题,她跟着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