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第2/5页)
“阿奶身体怎么样?”
“硬朗着呢。”
这些都不是骗梨花的,山里受地势限制,凡能耕种的地都叫族里人作了标记,准备日后慢慢种上粮食。
老太太除了挂念梨花,其他没什么病。
他没说的,是族里有人去世了,不止族里,树村,隐山村,望乡村喝东高村都有人离世。
生老病死是人躲不掉的,何苦说出来惹梨花难受。
他问梨花,“三娘可想回去?”
“等两日吧。”梨花瞟一眼李解,赵广安以为她们有话要说,识趣道,“炉子里炖了鸡汤,阿耶给你盛去。”
他一走,李解就说起自己打听来的消息。
“程副将败了,现在益州城由县令和坊主说了算,他们不顾百姓死活,在城里大摇大摆培养嗜血者,百姓无处跑,直接反了……”
梨花拉开凳子坐下,望着院里晾晒的草药,轻轻叹了口气,“也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
想结束这乱世谈何容易,李解道,“益州城还乱着,待局势一稳,怕是要举兵南下的。”
益州眼里,戎州不过一群百姓苟延残喘,虽有几分实力,赶嗜血者却差远了。
所以哪怕他们不攻打戎州也会派嗜血者来试探戎州的实力。
梨花说起在益州遇到的嗜血者,“罗大说他们怕水,真有那天,咱就想法子把他们引到水里淹死。”
她的声音还带着几丝沙哑,但眼里的杀意很重。
李解从闻五口中知晓了益州所发生的事,知道她的心境与从前有所不同,回道,“我们有实力一战的。”
村里早先感染瘟疫的日日操练,为的就是抵御外敌。
眼下农闲,李解计上心来,“十九娘,与其等着反击,不如佯装打益州城怎么样?”
经百姓这一造反,益州城的实力骤减,对他们来说是个机会。
梨花受梦境所困,心气不稳,便道,“行。”
她说,“既然是佯装攻城,声势就不能小了,问问村民有没有什么好的法子。”
“我这就去。”李解走了,留梨花在屋里平复情绪。
村民们不喜战,但心里也恨得很,听了李解的,全村无一人反对。
于是,下午的地里满是议论声。
收工后,有人迫不及待的来找梨花,“十九娘,咱们扮鬼袭城怎么样?”
先来片刻的汤九也是这么说的。
梨花道,“阿婶能否细说?”
“我们早先捡回来的尸骨还没用完,咱用破布将其绑在竹竿上,让村里的孩童们举着,营造黑白双煞开路,数万戎州冤魂索命的场景…”
当官的造了那么多杀孽,不可能不怕鬼。
一说完,门口又跑来几个村民,说的都是这件事。
夜黑风高,人鬼昏暗难辨,城墙上的士兵怕是得吓哥半死。
梨花道,“就这么办!”
村里留几人守村就行,其他人全都去。
接下来两天,大家忙完地里的活就开始砍竹子,竹子需是枯黄的,因此得晒,布料得轻薄,随风就摇晃那种。
至于尸骨,甭管人的还是动物的,一个劲往竹竿上绑就是了。
梨花原本打算回趟山里的,因为这事耽搁下来。
村里人砍竹造鬼,她要帮着烧火摊饼准备出行需要的水和干粮。
汉子吃得多,干粮要多一些。
在这之前,她让罗大去东高村送消息,叫堂伯他们做好准备。
东高村离益州城近,到时将东高村的人也全部叫上。
十日后,所有的东西都备齐了,竹竿立在推车上。
短至半米高至四米的竹竿,白骨环绕,好像锁了无数鬼魂。
风一扬,竹竿顶端的破布轻轻飘起,露出竹竿上嘴渗人的头骨。
不说益州城看了如何,村里人自己都觉得毛骨悚然。
就这样,推撤的汤九还颇为遗憾,“要是有铃铛就好了。”
赵大匠嗤鼻,“你懂什么?”
两人最近没少针锋相对,汤九习惯了,耐心道,“这你就不懂了吧,据说梁州有一部落,专以铃铛招魂。”
赵大匠翻白眼,“你还上瘾了?”
他们这是去装神弄鬼,不是真招魂。
汤九还要解释,赵大匠先一步捂了耳朵,“不听不听。”
“……”
大家就这么说说闹闹的走着,到戎州旧城地界,两道田地齐整,庄稼迎风摇曳。
便是长满杂树荒草的旧城都叫人开垦出来种上了菜蔬。
再往北,随处都是水田山地,便是在离益州城五里地的位置皆是庄稼地。
地里还搭了供人休息的草棚,天色刚黑,草棚里人头攒动,隐隐透出些光来。
知道是先来戎州的百姓,村里人并未嚷嚷,但里头先传来询问,“是新益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