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第2/3页)
有的话兄长肯定会说。
因此,他们要做的就是闯进村,抓几个村民问清楚那些从军的人哪儿去了,还有官府抓走的孩子。
和京都的战事传开,益州官府声称会誓死保护那些孩子,当时有好多人家把孩子送去了衙门,哪晓得后来闹地动,好多人家没把孩子接回来。
罗四说,“我和闻五去探探情况如何?”
梨花趴在温热的枯草上,目光灼灼的说,“看看村口有多少士兵再说。”
“没看到。”闻五探一下头又缩了回去,“我看了好几眼,只看到了门楼...”
罗四点头,“的确没人。”
赵广安皱眉,“会不会收到消息埋伏起来准备袭击我们?”
说着,害怕的往四周看了看,“闻五,你观察下周围有没有藏人的地。”
“周围没有人。”闻五行伍出身,对于附近有没有人还是能确定的,他宽慰赵广安,“三东家要是害怕躲到我身后来。”
“那怎么行?”赵广安握住梨花的手,“我得保护好三娘。”
夏日的夜繁星璀璨,即使在地里也能看到村庄的茅屋轮廓,和荆州难民村的破败不同,面前的村庄屋舍俨然,一派阔气景象。
等天黑的工夫,赵铁牛将附近的豆苗全扯了。
这个季节,豆荚已经有点鼓了,但豆子还嫩着,庄户人家都会等豆子黄了才收割,但赵铁牛等不了,他崩的一声压开豆荚,取出里面的豆子吃起来。
边吃边给其他人说,“有这些豆子,左右不会白跑一趟了。”
赵广安瞪他,“小心被村里人看到。”
这个村少说七八十户人家,真扛着家伙和他们拼命的话就完了。
他看向天上的星星,觉得等下去不是法子,斟酌道,“三娘,我们要不要冒充益州兵混进去看看?”
虽然后半夜更黑,但那时人们也更警觉,眼下趁着昏暗的月色行事最好。
梨花也是这么想的,而且只派几个人去打探情况不行,需所有人一起行动,这样即使遇到几个难缠的也能以最短的时间控制住局面要挟其他人。
她看了眼自己的穿着,沉静道,“拾掇拾掇就过去。”
半山腰大家伙就把蓑衣脱了,现在穿的是粗麻或棉衣,梨花让大家互相帮着盘发理衣,一丝不苟后就往村里去。
既是益州兵,自然要走大路。
门楼上有值夜的人,梨花她们还没走近对方就发现了她们,先回头喊村里人,然后扯着嗓门问梨花她们,“你们干啥子?”
闻五是正儿八经的益州人,用乡音回道,“你们村头来了陌生人没得?”
门楼上安静了瞬,问道,“你们是哪个营的?”
闻五记得送他们进山的士兵提到过魏千户,不由得回道,“我们是魏千户手底下的,魏千户刚去王都山里就出事了,所有人都出动了,我们也只有出来三。”
“啥子事?”
“不晓得哪个龟儿子没把笼子关牢,里头的人跑了,我们这趟就是来找人的。”
’龟儿子‘是益州骂人的土话,门楼上的人没作声,直到后面楼梯咚咚咚传来脚步声他才大声问,“你后面那个是干啥子的,为啥子弄么矮呢...”
他说的是梨花。
想到要跟村民交战,梨花被簇拥在正中间,听到这话,闻五拉过梨花站在自己
身侧,高声说,“他是魏千户亲戚的娃儿,来凑热闹的,不管他就是了。”
门楼上刚刚只有一人,几句话的工夫,上面挤满了人。
他们的目光先是落在梨花脸上,然后又落在一口流利土话的闻五身上。
那人道,“这两天没看到陌生人,是不是跑得其他地方去了哦。”
闻五从善如流,“有没有人来村头找过嘛?”
“没得。”
“照规矩,我们要找一哈,要不然二天出了事我们要遭殃。”闻五他们走得不算快,在门楼前的栅栏外站定,仰起头和上面的人说,“而且不出事就算了,一出事你们也受罪。”
门楼上的人交头接耳了番,期间,时不时有眼神投向梨花。
赵广安心下紧张,攥着梨花衣角的手松了紧紧了松,就在他以为对方不会同意时,突然有人喊,“老六,给他们开门。”
正想问梨花啥时候动手,却看里面站了几十个扛锄头的人,每个人都五大三粗的,看到他们,眼睛亮得跟饿了已久的狼似的。
赵广安不安,轻轻扯梨花衣服。
梨花拍拍他的手,目不斜视,严肃得很。
闻五和梨花最先进去,其他人紧随其后,就在栅栏徐徐阖上时,远处传来一阵嘈杂的话音,与此同时,面前的村民们脸色一变,皆有些不知所措。
门楼上的人更是嗖的一下冲下来往村里跑去,边跑边回头叫梨花,“快随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