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第4/5页)
一进村就有村民大声说这几日村里发生的事。
往西四十有石场,村里人去那边弄了许多石头,所以才能这么短时间堆起围墙,李解回来了一趟,教了匠人怎么搭哨亭,匠人怕忘了,因此将事情提前了。
除此,还建了新屋,早先没分到屋子的人都有了住所,干活更有劲了。
再就是地里撒的青葵种生秧了,等几天就能分苗移栽,夏末就有青葵吃了...
总而言之,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十九娘,外面是不是没有虫子了?山里野菜,来财他们想进山挖野菜呢。”
来财是她家小儿子,全家唯一没有感染瘟疫的,在益州时全家怕他感染,哪儿也不让他去,现在没那么多担忧了,他想进山挖野菜就进吧。
梨花说,“别走远就行。”
“那我晚上和他说。”
村道遭人铲得平平的,两旁的火盆上方搭了茅草棚遮雨,这样雨天就不怕火盆里的火熄灭了。
罗四他们已经回来了,约莫听到村里动静,兄弟两在门口候着。
梨花看他们精神尚好,问罗四,“追上我二伯了?”
“追上了,二东家他们没走官道。”罗四侧身给梨花开门,余光斜过浑身发臭的包三郎,继续跟梨花说话,“我和阿兄想去青葵县看看,又怕误了十九娘你的事就没去,回来问李先生,他让我们别管青葵县的事。”
“李解去青葵县了?”
罗四纠结的低头,“他说青葵县的怪兽再厉害,控制住二娘子就行,他不让我们跟着...”
她就知道李解会擅自行动,“他走了几天了?”
“五天了吧,他运回来几车木头就独自南下了。”
“他还留了什么话?”
“要我教村民防御之术...”罗四为难,“但村民们干一天活下来哪儿有力气学功夫啊。”
“收工后没力气那就早上学。”梨花说,“活要干,功夫也得学。”
她让罗四操练村民不仅仅希望村民们学防身之术,更重要的是怎么布阵抵御外敌,她说,“明早开始吧。”
这事早就说好的,村民们并不排斥,这世道,谁拳头硬谁活得久,他们都懂。
只是村里没有能容纳九百多人的场地,罗四和梨花商量后,决定分批操练,先是手脚健全的汉子,其次是身子硬朗的妇人,然后才是身体有疾的人。
饶是如此,清晨的村道也站满了人。
尤其是小孩,本就憧憬盖世武功的年纪,哪儿经得住诱惑,大人们顺着村道往外占,他们就站在自家院里学。
害怕打拳的姿势不标准,罗大郎经过时他们就喊罗大郎看。
无论是谁,只要他喊罗大郎就会耐心纠正。
从站姿到出拳收拳练了半个月,接着就是练怎么使用武器,村民们最顺手的武器无非扁担和锄头,顾及日后村里会配备武器,罗大郎便以扁担为例,但教的是刀和枪的用法。
偶尔还夹杂着排兵布阵。
他在云州是个小兵,会的阵也就四种,但村民们很满足了。
比起以前任人宰割,能学阵已是天大的荣幸。
有罗大郎的指导,大家每天斗志昂扬的,看得闻五他们心痒痒,说找机会跟村民比试比试,他们的任务就是运石头,只要不刮风下雨,来回都很方便。
李解不在,梨花顶了他的位子去外面搜东西。
先是木头,然后是铁器,棉被,菜苗...凡是她觉得有用的都往村里搬。
村里的庙堆满了就堆外面,两个月下来,村道都窄了许多。
李解回来的这天艳阳高照,梨花在一个村里挖到几株果树想运回村,在一个树林歇息时,李解忽然从旁边草丛钻了出来,四目相对,
两人都愣住了。
“三娘子?”李解先开口,不知是不是怕吓着梨花,说话时,往后退了两步。
和梨花一起的还有益州兵,也被李解的模样惊住了,“先生?”
不怪他们目瞪口呆,面前的人不知多久没洗澡了,身上臭烘烘的不说,头发还跟鸡窝一团乱,胡须更是长得跟中年男子没什么两样。
李解扒了扒头发,朝众人点了下头,“你们怎么在这儿?”
梨花指了指身旁的推车,“这几株桃树好,我想栽到村子里,这样明年大家就有桃子吃了。”
其实是村里有用的东西都被拿走了,梨花不想空手而回,便把果树给挖了。
李解想了下,“西边的村子?”
“你知道?”知道是李解后,梨花没了刚刚的生分,熟稔的拽下腰间的水囊递过去,“找到我堂姐了?”
提起这事李解就沉了眉,取下自己的水囊拧开,“没,我到青葵县时,县里的虫子都死了,没看到二娘子的人,不过在一间破败的屋子里看到一具腐烂的尸体,不知道是不是二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