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第2/2页)

说话间,外面响起一道男声,“芳娘子,芳娘子...”

古阿婶拧眉,“不在。”

“怎么可能?我去过染布坊了,那儿的人说她今个儿没去。”

回来时古阿婶忘记锁院门了,男人认定古阿婶骗他的,自己推开门走了进来,“芳姨娘,我知道你在家,我还是那句话,告诉我春花在哪儿,我今后再也不来烦你。”

梨花站在桌前,手里握着水囊喝水,听到这话,差点被水呛到。

“谁?”

门开着,古阿婶站在门口挡住了梨花的视线,同时也挡住了男人的。

乍然听到个年轻的声音,男人面色一喜,“春花。”

梨花心头一惊,下一刻,将古阿婶往屋里一拉,立刻关上了门。

古阿婶被拉了个趔趄,想问梨花出什么事了,就见梨花走向窗户,然后拿手在窗纸上戳了小洞往外面看。

不怪梨花有这个反应。

她记得春花的相好是戎州的秀才,姓王,而和她退亲的人家也姓王。

梨花已经不太记得王秀才长什么样子了,然而看清院里的人时,心里还是咯噔了下。

还真是王秀才。

她扯了扯嗓子,扯出低沉的男音道,“你是什么人?”

院里的王秀才愣住,刚刚明明是女声,怎么变成男声了?他反问梨花,“你是谁?”

“我是古阿婶家的亲戚,你是谁?”

王秀才皱眉,他记得春花的声音,绝不是屋里的人,于是回道,“我是西坊主,来这儿找人的。”

“你来错地了。”梨花道。

王秀才哪儿会不知道春花可能被卖到别处去了?之所以频频来问,不过是不死心罢了,他问梨花,“你认识芳娘子吗?见过她身边的姑娘们吗?”

“没。”梨花偏头问古阿婶西坊在哪儿,古阿婶给她指了指方位,哑声道,“你怎么了?”

梨花摇头。

她比饥荒前长高了不少,皮肤也黑了糙了,

王秀才估计认不出她来了,但谨慎起见,还是不露面得好。

她朝外道,“芳姨出去了,你晚点再来吧。”

王秀才看向屋檐下的柴火,心下怅然,转身之际,倏地又转过身来,“屋里的是小郎君还是小娘子?”

这声音,听着有些熟悉。

梨花心头一跳,她来这儿是好多人都看到了的,撒谎反倒不好,只得硬着头皮道,“我是女娃。”

一说完,但看王秀才肩膀明显一松。

梨花觉得奇怪,又补充了句,“我不是春花...”

王秀才盯着紧闭的房门看了眼,没有接话。

刚刚,他听到了几分熟悉的语调,以为她是某位故人,但仔细想想不太可能,纵使那家人再有能耐,绝不可能活着走出戎州的。

他问,“芳娘子去哪儿了?”

古阿婶回,“清早她说要去染布,染布坊没人的话估计去找张百户了...”

张百户是兵,王秀才作为坊主,不太瞧得起这种莽夫,自然不可能纡尊降贵去找他,留下句’我傍晚再来‘就走了。

古阿婶追出去锁好院门回来,见梨花坐在桌前发呆,不由得好奇,“十九娘躲他作甚?”

她问过芳娘子王坊主的家世,以前是春花姑娘的恩客,后来骗了春花姑娘的钱跑了,直到京都科考的成绩公布,他才拖家带口的重新回到益州城。

梨花张了张嘴,心里五味杂陈,“你知道他是哪儿的人吗?”

“不...”’知道‘两个字还没说出口,古阿婶忽然瞪大了眼,“戎州,他是戎州人。”

“他是青葵县人,婶子可听说我阿耶给我定了门亲事,我生病时,那家上门退亲了...”

这事是赵广昌夫妻俩的嘴里说出来的,十九娘得过疯病,还遭男方退了亲,古阿婶心里有个怪异的想法,“他...他就是和十九娘结亲的人家?”

“嗯。”

“......”

戎州死了数万人,偏偏这家人活下来了,还做了官,古阿婶砸吧砸吧嘴,一副极为口渴的样子,“他会不会认出你来?”

她认识梨花时,梨花阿奶天天念叨孙女瘦了黑了,但容貌变化多大她却不知。

真要被王坊主认出来,山里的事儿会不会瞒不住?

“不好说。”梨花低头看自己的衣服,因常在外面走动,老太太给她缝制的衣服更为注重简单轻便,没什么款式,发髻也是盘的圆髻,山里的男娃流行这么盘,所以她不知道王秀才能否认出她。

她又问,“王家有多少人?”

“他纳了两门小妾,加上原配和原配生的子女,约莫有八九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