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第2/3页)

戎州再好,到底不如和家人一起,赵广昌抖掉草上的雪,一层一层的铺,“等几天阿耶带你去山里过冬。”

“哪座山?”

赵广昌朝西边挑了下眉,“三娘防着阿耶,阿耶总得想起他法子不是?”

“三娘知道了肯定不高兴。”赵文茵蹙眉,“她现在可厉害了,村里村外的人都听她的,要知道你偷偷接近那些戎州人,恐怕不会让你好过。”

“阿耶心里有数。”

梨花想要壮大势力,绝对会找机会笼络那群人,他为她办好这事,既能让梨花看到他的本事,还能借那些人掌握梨花的动向。

他和女儿说,“往后在三娘面前收敛些。”

“忍不住。”赵文茵抱怨,“看到她我就来气,族长之位明明是阿耶你的,她抢去了不说,还叫我们一家不得团聚,甚至她什么时候收买了阿弟我都不知道。”

想到儿子对梨花的偏袒,赵广昌略感头疼,“你阿弟年纪小遭她蒙骗了,等你阿弟再大些就知道该亲近谁了。”

“哼...”赵文茵心气不顺。

赵漾魔怔似的,非说梨花有棺材,棺材里应有尽有,她们好好巴结梨花,这辈子都不会饿肚子,他也不想想,额头就那么大点地,即使有棺材多半是画的,怎么可能真的囤东西?

对于赵漾的反常,梨花早就察觉到了,不过懒得问罢了,待天黑后,她们在一处废弃的村庄落脚,她捡柴火时,忽然偏头问李解,“我额头是不是有东西?”

早先赵漾就多次盯着她的额头看,方才赵文茵也是如此。

李解凑近,抬手擦她眉心,“有雪。”

“除了雪呢?”她怀疑赵漾看到了什么。

“没了。”李解问,“你额头不舒服?”

“有点。”梨花胡邹道,“以为被枝桠戳着了。”

“没红,也没血痕。”李解盯着她的额头道,“估计凉着了,待会熬点姜水喝。”

族里种了大片生姜,姜叶枯黄后,族里人将其烘干保存起来,降温后天天都熬姜叶水,出门时,老太太给装了好几块生姜,就怕梨花冷着了。

梨花说不用,火堆生起来很快就暖和了。

闻五在倒塌的墙边搭篷子,看他两动作亲密,心里很是困惑,梨花救了李解兄妹的命,李解为梨花卖命,两人相处起来该是主仆那样尊卑有别才是,但梨花极其信任李解,走哪儿都带着他,超过了赵书墨。

她心里怎么想的?

李解始终是外姓人,哪儿比不得赵书墨这种血缘至亲?

奇怪的是赵家从不说什么,乐见其成似的,他不禁想,李解不会是赵家为梨花找的夫婿吧?

等李解生起火堆为梨花铺床,他悄悄问李解,“将来天下太平了,你可有什么打算?”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李解不明所以,“什么?”

“你这辈子就待在赵家了?”闻五问。

铺床的草是外面捡的,担心睡着不舒服,李解往下压了压,没什么想法的说,“跟着赵家挺好的,没有三娘子,我和阿莹早死了,她救了我们,我们这辈子都会为她做事。”

“你不回老家了?”

“老家都没人了还回去干什么?看这世道,天下太平估计是好多年以后的事情了,那时阿莹大了可能都嫁人了...”李解觉得那些太遥远了,说回眼前,“三娘子看得远,荆州要是提前囤了粮,攻打益州恐怕就明年的事儿,你还是想想怎么破坏荆州跟岭南的奸计吧。”

闻五皱眉,“十九娘不是说了扮作岭南人找荆州的粮仓吗?”

“纵然那样,咱能在荆州走动的范围不会太大,能找的粮仓也不多。”

“那怎么办?”

李解看火堆前烤火取暖的梨花,思忖道,“只怕还得去趟岭南。”

闻五大惊,“去岭南?”

想破坏两州结盟,单在荆州搞事还不行,李解说,“去不去等三娘子吩咐吧。”

启程去荆州的这天,天空罕见的蓝,白云镶嵌其间,美不可言。

牵马的人由李解换成了赵广从,他前天回来的,除了盐巴,还带回许多柔软的布匹和粮种,知道梨花要去荆州,他坚持要跟着。

不为别的,盐太多了,想弄些去荆州卖。

地上堆着积雪,一脚下去咯滋咯滋响,“这趟出去怕是赶不上回来过年了,三娘,咱去西陵县可要多买些肉啊。”

他舔舔唇,怀念酒楼里的羊肉了,“可能的话咱买几头羊留着过年吃。”

马上就腊月了,运气好的话,应该会在竹蚕县过年,梨花道,“好啊。”

回青葵县这趟,赵广从看着比在村里时要胖,据他说兔子泛滥,随便伸手一抓就能抓到兔子,以致他吃兔肉都吃腻了,特别想换换口味,“有钱的话,再买两只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