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第4/4页)
梨花和老妇约好大概什么时候,离去时,亲自陪老妇孙子跟益州兵要火种。
约莫看她们是孩子,除了火种,益州兵还给了个没用过的火折子。
老妇喜不自胜,连声跟梨花道谢。
李解全程没说话,回到宅子才问梨花,“你想去安福镇种地?”
“嗯。”梨花问他,“知道菘菜吗?在我老家,一窝菘菜可以卖到十几钱,比肉还贵,为此好多人嘲笑买菘菜的人傻,花那个钱,吃肉不香吗?”
戎州不产菘菜,所以贵。
其实还有个原因,寒冬没什么菜吃,菘菜鲜嫩,还管饱,价格自然贵。
李解也想到了这点,“谁去比较合适?”
“我去瞧瞧,只是这样一来,去荆州的日子就得提前了。”
“那我们领了户籍牌就走。”李解说,“在城里逗留了好几天,刘二叔肯定等急了。”
“行。”
第二天,梨花又去跟妇人聊了大半天,问清楚详细位置后,给了老妇一把葵种,“温度高,葵种能否长起来我也不知,婆婆拿去试试吧。”
老妇惊喜的收下,连声道谢。
梨花朝她摇头,叮嘱她别告诉其他街坊。
“我不会说的,小姑娘,等我种出了菘菜,扭两窝给你尝尝鲜...”
“好吶。”
第五天,户籍牌弄好了,官兵挨家挨户敲门让百姓们去衙门排队,梨花和李解将门锁上,领了户籍牌就出城了,像她说的,城门口冷冷清清的,除了她和李解,看不到其他人。
官兵似乎认识她,检查户籍牌时善意提醒,“如果发现不对劲赶紧往城里跑啊。”
“好吶。”梨花甜甜一笑,“看到岭南人我就回城告诉你们。”
说起来,他们的军功都是靠小姑娘挣下的,官兵开玩笑,“成啊,我要立了功,领到的奖赏分你一份。”
梨花拿过户籍牌,乐呵呵的走了。
官兵们好笑,“这姑娘,看着像长命百岁的。”
进城到现在,碰到的百姓无不死气沉沉的,唯独小姑娘眉眼鲜活,神采奕奕的。
“南边的庄稼还在,她稍微勤快点就能过个好年了。”
关于永乐村的庄稼,程副将想收了粮再退回城里的,但益州王有令,不能不从,毕竟,如果这期间被戎州人钻空子溜进来,益州城就会失守。
一旦让岭南人攻下益州城,京城那边会发兵攻打钦郡城。
到时就真正的腹背受敌了。
京都军撤退时就要求他们严防岭南人北上...
走出益州城,梨花深深吸了口气,跟李解说,“益州兵没那么坏...”
“程副将治军严厉,底下人不敢擅作主张...”想到闻五他们,李解只能说他们倒霉,跟错了百户,不过这样反倒让梨花捡了便宜,“咱们什么时候去荆州?”
“先看看田间的稻谷怎么样了...”
刘二在永乐村村口的草篷住下,不知道梨花哪日回,他把田里的草除了些,还割了些茅草晒着。
梨花和李解还没进村,就看到田间忙碌的人影了。
“刘二叔,稻谷结穗怎么样?”
“饱满着呢。”刘二直起身,甩了甩满手的淤泥,“挨近田埂的一排长得不太好,其他都好着。”
“什么时候能熟啊?”
“一个多月吧,天气好的话就多等几天,天不好就早点收回去晒着...”
梨花从荆州回来时,荆州在下暴雨,不知道之后气候怎么样,梨花想了想,“咱回村收拾行李就去荆州...”
“闻五他们的屋子估计快建完了...”李解说,“从荆州回来接着建...”
刘二从田里出来,“这些草给闻五他们做屋顶用。”
他知道想跟岭南较量,就得好好拉拢益州兵,所以看到路边的茅草时,他就割来晾着了,虽然不多,却也是他们的心意。
他问梨花,“我要去荆州吗?”
“去。”梨花准备带几个族里人去,闻五他们冲锋陷阵,族里人就打杂。
比如看行李,熬草药,接济跑出来的难民等。
这样的话,赵铁牛的大嗓门就显得重要了,回村后,她找赵大壮,从族里挑了几个嗓门大的,树村和富水村的村民自告奋勇,梨花纠结一番后,选了五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