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第2/2页)

瞥到梨花,赵文茵高傲的昂了昂头,“三婶,我饿了。”

“那咱去灶房吃?”

“不想走。”

“那我吃了给你端回来。”邵氏把帕子递给她,“活累的话就让你堂姐给你换个轻松点的...”

“好。”

赵广从洗漱完准备出门了,看到这幕,一副见鬼的表情,“三弟妹?”

邵氏颔首,“二兄准备出门了?”

能认人啊,赵广从点点头,偷偷瞄院里站着的梨花,“三娘去灶房吗?”

“不去了。”梨花抓起廊下的背篓,径直往外头去了。

赵广从看看她,又看看赵文茵,她朝梨花的背影做鬼脸,然后要邵氏扶她回屋,邵氏仓促的把帕子搓两下挂竹竿上伸手扶她,低眉顺目的模样让赵广从瞪大了眼。

“三弟妹一直这样?”

黄娘子明白他的意思,低声道,“是啊,先前四郎发烧,她每天回来都要回来看好几回...”

“三娘知道吗?”

“堂嫂怕她知道了难过,让我们别往外说。”

赵广从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又觉得没什么想说的,最后,回眸看了一眼其乐融融的’母女两‘,嘀咕了句,“三弟妹怕不是眼睛瞎了吧。”

黄娘子不接话了。

这事关乎着三娘,她多嘴的话恐会遭老太太不喜,于是闭嘴不言。

赵广从自顾道,“大房的人都不识好歹,在荆州,大兄看到四郎,不先关心四郎过得好不好,劈头盖脸就给三娘一顿骂,好像三娘绑架了四郎似的,殊不知若不是三娘,四郎可能都病死了...”

四郎病情反复,出村后,梨花边走边找草药给他熬药汁。

有两天走错道儿,一直没找着水源,梨花就早起接露水...这么掏心掏肺的对待,到头来只得了大房的埋怨...也就梨花豁达,不跟他们斤斤计较,换成别人,早撕破脸打起来了...

“还是四叔眼睛毒啊...”赵广从感慨,“就大兄恩将仇报的做派,他要做了族长,不得把族里搅得乌烟瘴气啊...”

想到梨花孤零零离去的背影,他为三娘不值,“三弟妹太过了,三娘才是她的亲骨肉,哪能这么冷落三娘呢?”

他决定告诉赵广安,让赵广安说说邵氏。

可赵广安连续好几天都没回来,梨花也没人影,加之他忙得晕头转向,哪儿还记得这事?

扯远了,梨花出门就去牛棚牵了马,驼着十几个坛子去了峡谷。

从荆州回来她已经去峡谷看过了,刘娘子不愧是在庄子待过的,用土法子酿出了酒不说,还堆了间酒窖出来。

十五个酒坛,全部装满了的。

梨花到时,除了勾栏院的姑娘们,其他人仍在摘野果,刘娘子说,“最后批刺泡儿了,明天就能摘完,我寻思着后天开荒,开出来正好种麦子,十九娘觉得如何?”

“行。”梨花喊赵申卸箩筐,“到时我让人拿些锄头来,柴火够吗?”

“够的。”刘娘子回,“李郎君他们弄了几十捆柴火回来,到现在都没烧完呢。”

峡谷里的事儿,李解已经和她说过了,她这么问,纯粹想和刘娘子聊聊天,拉近彼此的关系,于是,她又问,“芳姨她们怎么样?”

刘娘子撇嘴,“养尊处优久了,遇到点事就哭,不过最近好得多了,嚷着要砍树织布呢。”

“要什么树,同我堂叔说,他会派人送来的。”

“构树...”刘娘子脑子转得极快,“来的山脚就有...”

“构树能织布?”

“能啊。”想到什么,她匆匆回屋,很快捧着块银灰色的布出来,“这就是她们用构树的树皮织的,摸着粗糙,往后慢慢改进就好了。”

这块布是用李郎君运来的构树柴棍的树皮泡水煮沸抽丝后织成的。

工序还算简单。

梨花摸了摸,有点硬,但摸着比麻袋细腻。

“那我让人多砍些构树回来。”梨花看向草篷下坐着的姑娘们,“芳姨还和你吵架吗?”

“不吵了。”刘娘子笑道,“我是管事,她再不痛快又能拿我怎么样?何况她还是那种地方出来的,要不是遇到十九娘你,她们能否活着都不一定呢...”

城里男子征兵后,勾栏院就没了生意,姑娘们又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不自卖,就只能饿死。

矮妇是聪明人,不可能这点道理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