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3/5页)

自打提出离开,村民们就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他们算是明白隐山村的人离村前为什么要放火烧村了,这样捧高踩低见风使舵的人,一根头发都不想留给他们。

石进安抚好众人,“山里雾大,容易迷路,我寻思着先让人出去探探路...”

在场的人,多是进山就没出去过的。

闻言,俱安静下来。

山英婆道,“十六郎曾和大壮去过永乐村,他知道路,让他带路就行。”

“哦?”石进看着面前皱纹横生的老妇,“十六郎还去过哪儿?”

“山脚,三娘舍不得山脚的地,叫族里人下过山。”

山英婆之前不想离开族里,儿子在外建功,她在家种地,将来团聚,有权又有田,多好啊,偏偏梨花要卖了十六郎,如此无情冷血,难保将来不会欺负她,思虑再三,她决定和十六郎一起投奔石家算了。

她素来就不懒,好好干,没准能让石家提携十六郎。

三娘善待李莹不就是看李解的面子吗?

李解能做到的事她还怕做不到?

她道,“十六郎还去过山脚的几个村子,去年刚进山那会,咱们什么都缺,三娘就让大家下山搜村...”

赵广昌为梨花厌弃,这种事轮不到他来。

石进扭头看了眼石全,后者赶紧扶山英婆坐下,“十六郎还去过哪儿?”

山英婆多聪明的人,立刻领会到石全的意思,“三娘主意大,益州城也去过,本来要叫十六郎同去的,我没答应。”

“她们怎么进益州城的?”

“过所吧。”山英婆急于讨好石家,自然知无不言,“在戎州时,三娘救了沈家人,沈家亲戚在衙门做官,给了三娘过所。”

“什么过所?”

“没见过,不过有那份过所,全族人都能进京。”

石进皱眉,他怎么不知道有那样的过所,山英婆不会吹牛吧?

他问赵广昌,“你见过过所长什么样吗?”

“没见过。”

过所的事他和石进说过,也让元氏去老太太屋里翻过,根本没有所谓的过所。

赵广昌怀疑梨花骗大家的。

石进也是这么想的,赵家捡了益州百姓的手实,有过所的话,大可以顶替那些人的身份混进城求衙门遣她们去乡下种地。

但梨花没有那么做。

要么没过所,要么益州不认。

他回到之前的话题,“她可说过益州城里的情况?”

山英婆和赵广昌摇头。

“罢了,你们先回去,明早咱就走。”

得到准话,山英婆和赵广昌俱松了口气,“那马...”

“十九娘既想要就给她一匹吧。”

这么多人,好好加以利用,石进并不认为自己吃亏了。

晚点,石进就牵着马去找梨花,顺便问她要卖身契。

山英婆回来就大张旗鼓的卖地,族里人都知她也要走,所以将她的卖身契也备好了。

寻常卖人,要去衙门过明路,现在衙门没了,就以梨花的签字为准。

梨花跟李解学过,会写自己的名字。

虽然歪歪扭扭的不好看,到底写出来了。

银货两讫,山英婆她们就跟族里没关系了,梨花立即让她们搬出去,给山英婆气得嘴歪眼斜,“三娘,做人别太过分!”

不就没把地卖给她吗?至于如此不近

人情?

梨花可不管她说什么,“不搬的话我就让人帮你!”

她已经跟守门的人说了,即日起,不给山英婆和赵广昌她们开门。

跟了外人,跟她们就不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梨花泾渭分明,一寸不让。

倒是跌跌撞撞跑来的十六郎拽山英婆,“娘,我不想下山。”

将来再风光,都比不过待在族里人身边踏实,而且这么大的事他娘也不和他商量,还是树村的人要他多保重他才知晓发生了什么。

他没读过书,武艺又不好,哪儿入得了石家人的眼?

他娘老糊涂了吧。

“娘...”

山英婆的火没地撒,听儿子这一说,火气更甚,“人家都开始撵人了你还死皮赖脸做什么?”

十六郎惊呆了,从小到大,他娘从没跟人红过脸,更别说骂粗话甩脸色了,“娘?”

山英婆瞪他,“卖身契都签了,说那些有何用。”

她主动挑起箩筐,拽着儿子离去,“好好看看族里人的嘴脸,你有用,他们就笑脸相迎,你没用了,他们就卖了你,这样的族人,不要也罢。”

雨不算大,十六郎的脸上却布满了水渍。

“三娘不是那样的人...”

“这会儿还为她说话?卖身契不是她签的?马不是她拿的?咱不是她轰出来的?”山英婆五官扭曲,十六郎瞧去,只觉得阿娘陌生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