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3页)

石进身形一僵,俘虏?像那群懦弱无能的益州兵那样?好大喜功,做事冒进,被捉后贪生怕死,委曲求全。

活到这个岁数,没人敢这般侮辱他。

他攥紧衣角,杀意一闪而过。

村民们被叔侄两吸引,未曾发现石进的神色,严厉的警告他,“往后离十九娘远点。”

十九娘不仅仅是赵家的主心骨,也是树村,隐山村和富水村的主心骨。

石进惹恼她,就是与所有人为敌。

石进面色已恢复如常,“是我思虑不周,再想给老村长问安也该顾及老村长的情况才是...”

他将梨花的负气归咎于他礼数太周全的缘故。

毕竟,哪有客人不给长辈问安的?

以为村民会体谅,谁知他们齐齐斜眼,“你知道就好。”

“......”

这群野人,连基本的礼数都不知吗?

梨花本就故意闹的,想让村民们看到她对石家的态度,别轻易被其蛊惑了去,谁知堂叔竟学铁牛叔趾高气扬的放狠话,气得石进露了凶相,回去的路上,她提醒堂叔,“石老爷心胸狭隘,此番肯定记恨上你了,你当心点。”

“嗐,咱的地界,怕啥啊?他要动手,咱正好绑了他们为咱所用,你不是说永乐村的秧苗生虫了吗?就让他们捉虫去!捉多少吃多少!看他们能嚣张几天!”

“......”梨花嘴角抽了抽,“这么阴损的法子,谁想的?”

赵炉嘿嘿一笑,“这种事,除了你铁牛叔还有谁?”

“......”

那就不意外了。

两人往石洞去时,回到帐篷的石进摔了杯盏,“岂有此理!”

“外面有人。”老仆石全上前收拾地上的狼藉,低低提醒,“这群人粗鲁野蛮,惹急了,把咱关起来怎么办?那群益州兵被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必是经历了不为人知的折磨。”

石进问过赵广昌。

他说杀了几个叫嚣得厉害的,然后扒了他们的衣服,让他们不着寸缕的劳作,同时还不给饭吃,几天下来,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了,何况人了。

他怒气难消,“你觉得十九娘如何?”

赵广昌说这个侄女能做族长全靠老村长扶持,老村长重病,口不能言时,只有梨花懂其意并未代为传话,渐渐地,碰到事找梨花拿主意就成了习惯。

而梨花也累积了威信,顺理成章的当了族长。

如若不然,族长该是赵广昌的。

在这之前,石进是信的,所以坚持想见老村长,认为他才是梨花背后的人。

他知道老村长不怎么外出走动,于是假装着急先跑出去故意因梨花追,这样村民若是问起,他就笑着说去见老村长。

石洞是赵家的地盘,赵家的粮食,柴火,水源,通通在那儿。

进了那儿,无论来村长是否接受他的提议,他都能让大家知道他和赵家相处得很融洽,老村长很喜欢他。

山里人事事以赵家人为主,看到赵家乐得亲近他,肯定有村民主动示好。

只要有,他就能将其收买成为他的人。

偏偏,这一切被梨花搅黄了。

尽管她声称害怕自己过了病气给老村长,然而他总觉得没那么简单。

石全是他的心腹,服侍他几十年了,当下没有说话,几下收走碎盏,扶他到榻上休息才道,“聪明肯定是有的,老村长力不从心时,是她出面力挽狂澜稳住了局面...”

为了成为石家人,赵广昌将事无巨细说了逃荒以来的事。

要不是梨花,赵家早就散了。

所以梨花挽救了赵家的颓势是事实。

“可说她多聪明却不见得...”

“哦?”

“来者是客,她一乡野村姑,能遇到咱是她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她不好好把握,趁机改换门庭,竟把咱们撂一旁出去买牲畜,眼皮子太浅,成不了气候...”

“再就是主子你费心为其谋划,正常人都会纠结犹豫考虑再回答,她莽莽撞撞就拒了你,还责备你会过病气给老村长,简直不识好歹不知所谓。”

“谁让她没念过书呢。”石进也气恼,更多的却是无奈。

赵家当家的若是赵广昌,事情会好办得多,偏偏是目不识丁的小姑娘,弄得他再多劲儿都没处使。

“罢了,不说她了,我让你打听那群益州兵的去向打听到了吗?”

戎州人看似野蛮,嘴却严实得很,连赵广昌都问不出他们的行踪。

“没,村民们不怎么搭理人。”提起这个,石全一肚子火,“这群刁民,逃难来的竟嫌咱给的少!”

有钱能使鬼推磨,他寻思着花点钱套几句话不难,于是专门挑了个身形佝偻的老妇下手,哪晓得钱一掏出来,老妇鄙夷的呵了声,反问他,“你不会以为我很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