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2/3页)

梨花只认好坏,见米没有发霉,“那今天咱们吃黍米粥。”

赵广从喜不自胜。

石家虽然也有炊具,但不知为何,煮出来的粥始终没有族里煮的好吃,当即转身和赵大壮说,“堂兄喊人把粮搬回去吧。”

他给赵大壮数麻袋,告诉他其余的粮是石家的,别弄错了。

石进听了,浅笑道,“弄错了也无妨,不过是些粮,吃了就吃了吧。”

他越彬彬有礼,赵广从就越不会占他便宜,“那怎么行?你们人多,没了粮怎么回梁州?”

想到什么,转头与梨花道,“你石伯伯难得来一趟,我领他四处瞧瞧如何?”

舟车劳顿,石家人定要

休息几日才下山了。

梨花不想他们进谷,思量道,“地龙翻身,族里的房屋要塌不塌的,以防屋墙倒塌伤到人,莫让石伯伯们进谷。”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何况石进还有要事在身,赵广从应下,“那他们睡哪儿?”

梨花扫了眼四周,“在附近找块地将就一下吧。”

石进一来就看到满地的竹席褥子了,想来村民们害怕地龙再次翻身所以搬到外面来睡,既如此,他们也什么好挑剔的,拱手道,“给你们添麻烦了。”

赵广从握住他的手,真挚道,“要不是你从中帮衬,我们也买不到粮,我们感谢你还来不及呢。”

石进带了三十几名仆人,梨花观察过了,除了石进身后的四个,其他全是十几岁的青年,身姿笔挺,有几分益州军的模样。

她让赵广从选北边的地,随即给李解使眼色,让他随自己走。

李解抬脚跟上。

走了几步,听梨花说,“族里捉了批官兵,待会你跟他们领头过两招。”

“是。”

血渍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清洗干净的,闻五他们将地面大致冲刷了一遍,然后开始除草。

草没了,草上的腥味自然就没了。

梨花站在石坡上时,好几个益州兵主动打招呼,“恭喜十九娘了。”

知道梨花现在是赵家的族长,益州兵便想巴结巴结她。

毕竟以后是在梨花手里讨活的。

梨花看了一圈,心情放松下来,“闻五呢?”

“那儿...”一个年轻的益州兵给梨花指了指凌乱的树丛,“闻五郎,十九娘找你。”

闻五转身,露出沾满草屑的脑袋,随意扒了扒,起身走了上来,“十九娘有何吩咐?”

“村里来了人,我让他们去北边安顿了,你偷偷去看看是不是军营出来的。”

闻五眉头拧成了川字,“你怕他们没安好心?”

“谨慎点总是好的,你看两眼就行,尽量别惊动他们。”

石家人可不像赵广从说的那般清白,梁州之乱,哪怕不是石家人搞出来的,但石家想在这乱世分一杯羹的野心是掩饰不了的。

闻五拍拍手,眺向北边,“现在去?”

“现在去。”说着,梨花给他介绍李解,“这是李解,古阿婶她们的招数就是跟他学的,等下你回来后跟他练练,你若输了,就拜他为师。”

“???”

闻五看向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青年,“不妥吧?”

他没见过古阿婶她们打架用的招数,想象不到面前的人有何特别之处。

他下手没个轻重,万一不小心伤到他,梨花不会怪罪自己吧?

看出他的心思,梨花嘴角浮起灿烂的笑来,“没事,你尽全力,不用管他死活。”

李解点头。

闻五脸色有点僵。

心道莫不是梨花觉得他们没什么武艺瞧不上他们?

他承认进山那天很狼狈,但那是被村民的阵仗吓到了,再来一次,必不会轻易被活捉的。

既然梨花有此要求,他只能应下。

一会儿后,他回来复命,“看身形和走路的姿势,是军营出来的。”

石家人果真不简单。

左右人来了,目的早晚会暴露,梨花放下这事,拍拍手,让石坡下的人停下手里的活,“我让闻五和李解比试,李解要赢了,今后就是你们的武艺老师。”

泼水的益州兵不明所以,“十九娘想找人教我们武艺?”

他们在军营受过训练,没梨花想的弱。

而且李解看上去很年轻,给他们做师父,不是折辱他们吗?

“闻五郎的武艺不是最好的,让麻子同他打怎么样?”

麻子长得高大,一拳就能把人打趴下。

梨花看过去,“行啊。”

这群益州兵毕竟是捉来的,不安排个自己的人进去,到底不放心。

梨花说,“你们将地上的桶收一收,给他们腾块地出来。”

好久没见过切磋的场景了,大家兴奋的将桶踢到边上,“来来来...”

梨花和闻五站在高处,“双方不用武器,一人喊输就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