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2页)

这样就不用干活了。

梨花摇头,“你先带堂兄他们,等他们熟练了再教我和堂姐她们。”

男孩要学,女孩也要学。

“按你说的办。”赵广安的手被擦得干干净净的,就是起血泡的位置有点渗人,他缩回手,问她白天去哪儿了。

梨花不瞒他,粗略的讲了下益州百姓的遭遇。

“老天爷怎么不甩一道雷把他们劈死啊。”赵广安气得捏紧了拳头,“我要是益州百姓,就跟官吏同归于尽!”

“她们还有孩子呢。”

“那就更不能示弱。”为人父母,就当为子女做榜样,胆小如他,不也为了梨花冒着酷暑去小蛇山求符水了吗?

梨花也想到赵广安为他四处求药的事来,赵广安的风评再差,但在她心里,是世间最疼她的阿耶。

“凶横残暴的是益州官吏,她们只是懦弱了点罢了。”见识过岭南人的恶行,梨花大抵知道面对那群穷凶极恶的人单是反抗没用,必须一击毙命。

她看着赵广安,几日光景,他憔悴了不少,眼角都长出细纹了。

从哪天起,整天笑眯眯的人开始皱眉了?

“阿耶饿了没?”

“没呢。”赵广安眼珠转了转,低声道,“我中午吃的米饭,管饱得很。”

老太太疼他,米饭压实了的,不是他吹牛,全族上下,他的分量是最多的。

不过老太太拎得清,给他的米饭是自家米蒸出来的,其他人见了也只有艳羡的份儿,以为梨花这么问是她自己饿了,他手伸进衣兜,摸出一片裹成圆形的树叶来,“给你吃...”

“什么?”

“粗粮饭团。”赵广安道,“我中午没吃的。”

族里的吃食定了量,中午他吃的自家的粮,族里的这份就捏成饭团揣兜里的。

梨花推回去,“阿耶你自己留着吃,我有吃的。”

赵广安老早就知道梨花有个藏物袋,去年冬天,她隔三差五给他酒喝,前几晚的肉粥里的肉也是她偷偷攒的,知道这种事不能泄露,他没对任何人说起过。

饭团重新放回兜,指着砍树的赵二壮他们,“那我找树枝做弹弓去了?”

“去吧。”

赵广安一身泥黄色的草衣在天青色的暮色里轻快的远去。

梨花亦去给煮饭的老太太打下手。

晚饭基本都是野菜粥,野菜多粥少,胜在撒了盐,吃着有味。

碗筷竹筒放在筐里,粥煮好后,大家井井有条的去筐里拿碗去釜边排队,老太太,老吴氏,老秦氏和山英婆负责盛粥。

老太太和老吴氏最为公平,无论是谁,一勺满当当的粥。

老秦氏和山英婆心

思多,刚开始那两天,族里人就盛得多,外姓人就少,老村长看到后,把她们训斥了一顿,然而两人好像养成习惯时,只要不是族里人,舀粥的勺子就忍不住颤抖轻颠。

其他人看了后,识趣的站在老吴氏和老太太面前的釜前。

釜里冒着热气,梨花个子矮,盛粥的话脸颊会熏到热气,皮肤受不了,便不做这事。

赵大壮回来时,肩头滴着雨,但脸上一片轻松,“三娘,隐山村的村民准备迁走了。”

太怕去益州的人带着官兵回来,村长决定翻山去东边安家了,这样一来,隐山村的房屋就能给益州百姓居住。

“他们不管那几个村民了?”

赵铁牛独有的粗嗓门一响,石洞里的石壁好像都在晃。

“我就知道村长不是什么好人,那些人去益州城多半也是他撺掇的。”赵铁牛咬紧牙,愤愤不平。

试想,换成任何一个人被最亲近的人抛弃都会火大。

见他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赵青山抵他胳膊,“隐山村的事,你气个啥呀?”

隐山村的人自私自利,他巴不得他们搬走。

所以不理解赵铁牛的愤怒从何而来。

赵铁牛也觉得自己反应过了头,闷闷道,“我见不惯隐山村村长背信弃义的嘴脸不行啊。”

“行,你嗓门大,你说了算。”

不久前还想找个地安顿那些百姓,现在就有现成的房屋,梨花欣喜不已,“他们何时走?”

“我回来时他们已经在归拢行李了,我看不是今晚就是明天。”

赵大壮所料不差,她们提着灯笼过去时,一个个灯笼沿着隐山村的小路往东而去。

村民们挑筐背娃,背影匆匆,一副焦急逃命的模样。